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大南沟村的村子不大,却有着“国字号”殊荣——国家级文明村。究竟是怎样一股干劲儿,让这个小山村得以获此荣誉?又是怎样一种精气神儿,引领着这个小山村开辟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的致富路呢?

  金风送爽,秋色宜人,走进大南沟村,鳞次栉比的房屋,逶迤的街道,郁郁葱葱的果木……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共同富裕,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村“两委”深知其中的道理。据介绍,该村村域面积为4.8万亩,其中山林面积4.2万亩、耕地面积0.3万亩。20多年前,该村因地制宜发展苗木产业,让全村人都有了致富增收的“铁饭碗”。如今,全村拥有3300亩育苗基地,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 327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2%。仅2022年,全村林业苗木销售年收入达20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9700元。

  全村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强支撑,文明乡村不仅“面子”要美,“里子”更要实。为了更好地响应群众呼声,该村拿出“独家秘籍”,狠抓基层治理。定期组织村民召开会议,且不再单一固定在会议室召开,或在田间地头,或在村民家中。村民们的困难都可以随口说出来。村“两委”听后,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立即记在本子上。一个个有落实的建议、有回音的意见暖了人心、聚了合力,绘就了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制定良好的村规,推行淳朴的民风。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中,该村在4个村民组中均设立民风肃纪员岗位,充分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及时对村民中存在的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大操大办”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劝导,并及时向村“两委”班子报告,必要时由村“两委”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对涉及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该村全面普及自来水、对村道路实施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开通有线电视网络、通客运班车。2007年,该村新建一座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的“村部”和一个占地4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其中“村部”除了日常办公区外,还配备了图书室,供村民们查阅资料、休闲读书。

  鼓励群众定期开展广场舞和篮球赛等文体惠民活动,培养新时代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大南沟村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20年,大南沟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农闲的时候,俺们就到文化广场里跳跳舞、唠唠家常,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联络感情。”村民张阿姨笑着说。

  如今,在乡村振兴和文明村镇的相互作用下,产业富裕兴旺、风光清新宜人、文化多姿多彩……一幅幅宁静和谐的美好画卷渐次展开,新时代的大南沟人正在希望的田野上演绎更加幸福和谐的新生活。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