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桓仁满族自治县,一片片深绿色林带里红透的山参籽映红了参农们渴望丰收的笑脸,大片红松林树上缀满拳头大的松塔,一坡坡长满果实的榛子树给山里人带来新一年增收的希望,还有那些依靠涉林产业发展起来的中药龙头企业正在加速生产产品……经过多年努力,该县依靠造林、护林、发展涉林产业,推动全县经济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高速路。


桓仁县地处长白山脉,境内山高林茂,森林资源优越,为发展绿色经济带来了优越条件。为了让这些宝贵的森林资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多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活动,使全县所有宜林地带都披上了“绿衣”。同时,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将生态经济发展与桓仁大森林公园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全方位治理生态环境,先后关闭木材加工厂190余家;推动全县发展林地面积4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94%,位于全省首位,还获得了“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称号。


在加强林业发展的同时,桓仁县把管护好绿色森林资源作为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全面推进林长制,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该县科学地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共设置各级林长195人,实现了林长设置全域覆盖。通过林长制,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林、护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牵头处理林业事务,为分管区域解决林业产业、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问题30余个。按照山林自然资源现状,该县划分区域网格449个,对全县14名护林队长、61名监管员、78名村技术员、449名护林员,划清责任边界,明确责任内容,逐地逐片落实管理责任,实现网格化管理全域覆盖,有效地保障了绿水青山永续发展。


要想发展好生态林业产业,最重要的是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好绿色经济发展大文章。“我有70亩参地,今年能收获400余斤参籽,现在参籽的市场价格是50元一公斤,今年我卖参籽就能增收4万余元。”山参种植户刘清华一边在参地里采摘参籽一边对记者说。如今,在桓仁县像刘清华这样发展涉林产业的农民占比很大。经过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桓仁县先后发展山参保护地面积65万亩、中小药材2.6万亩、平欧大榛子1万余亩,并形成独特的桓仁冰酒产业区。目前,全县以桓仁山参为主的道地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共300余户,带动参与山参产业农户达到2.8万户,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冰酒占全球产量的50%,被誉为“中国山参之乡”“世界冰酒之都”。


本报记者 马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