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俺们村的草药卖得特别好,全村300亩防风、白芷一共挣了将近24万块钱。今年俺们照样和安徽亳州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扩大种植的500亩防风和白芷眼看也成熟了,会让更多百姓跟着受益。”桓仁满族自治县古城镇二道沟村党支部书记耿世利激动地说。

  2018年春季,二道沟村创新脱贫模式,借助镇内良好的中药材产业种植技术和市场等优势,与安徽亳州一家中药材加工企业签订防风、白芷收购合同,试种极为成功。此后,村党支部将收入的60%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可领到2000元帮扶金。今年,该村又将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还吸引5户村民加入种植队伍。

  其实,近几年,利用中药材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梦想的村庄不只是二道沟村,截至目前,桓仁县已有20余个村庄发展了特色中药材产业。众所周知,桓仁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8.9%,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因而境内野生中药材品种繁多,当地百姓很早便有零散种植野生中药材的习惯,只是技术、规模等都还不成熟。

  为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该县出台相关中药材扶贫产业实施方案,通过积极整合涉农、扶贫等领域资金,有效保障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顺利推动。各乡镇纷纷依托自身资源、环境优势,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桓仁县各乡镇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模式,充分发挥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种植技术和发展能力,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在此进程中,一大批野山参、五味子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逐步拓展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经济。

  如今,这项产业正快速崛起,品牌优势正日益显现,从事这项产业的人们也更阳光、更富裕、更有激情和梦想。“这几年桓仁发展挺快的,很多药材企业都发展得很好。我现在的月收入和从前在外地工作时没差多少,离家还近,方便照顾父母和孩子,我很满足。”在一家中药材企业工作的返乡务工青年姜久卉笑着说。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