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年默默坚守 用爱守护跨越血缘的亲情
  ——记“中国好人”刘希岩

  今年2月8日,对于本溪钢铁集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机修厂退休职工刘希岩来说,备感难忘。因为那一天,他以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2023年度“辽宁好人”的身份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2024年辽宁省春节团拜会。此次受邀参加团拜会的“辽宁好人”在全省仅有两位,一位来自沈阳,另一位则是来自本溪的刘希岩。活动当天,他还收到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送上的新春祝福。

  参加完团拜会,刘希岩没有多停留,第一时间动身赶回家中。因为随着养父母的陆续离世,没有血缘关系且身患残疾的哥哥便是他如今最放不下心的人。

  “40多年来的默默坚守,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可是再苦再累,我从没想过放弃。”对于出生不久就被遗弃的刘希岩来说,养父母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虽是养子,但刘希岩毅然决然地以一己之力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为养父母养老尽孝,并一直照顾着生活无法自理的哥哥。数十年间,无论生活发生何种变故,刘希岩始终不离不弃,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用大爱谱写人间真情。

  命运多舛 无血缘关系的“四口之家”

  1968年,尚在襁褓中的刘希岩被亲生父母遗弃。当时,生活本就艰难的养父母思忖再三,实在不忍心看孩子就此流落街头,决心收养刘希岩。自此,无血缘关系的“四口之家”组成了。

  在这个家中,同样被收养的哥哥刘希来患有先天性残疾,长期需要有人照顾。母亲为了照顾刘希来,不得不辞去工作。于是,全家只能靠着父亲一人的工资紧紧巴巴地过日子。1972年,4岁的刘希岩跟着家人从内蒙古包头市来到本溪落户,日子虽拮据,但在一家人的互相扶持下,生活却也温馨。

  年幼的刘希岩从小就比同龄人懂事许多,在小朋友们嬉笑玩乐的时候,他总是陪伴在母亲身旁,默默地帮助照顾哥哥。“哪怕只是递毛巾、擦桌子等小事,我觉得也是在帮妈妈分担辛劳。”刘希岩心里暗暗想着。

  不离不弃 超越血亲大爱在心

  那时,刘希岩总以为日子会一直平淡地过下去。但一场事故让父亲受到了严重脑外伤,只能瘫痪在床,也给这个小家蒙上了一层阴霾。

  为了尽快帮家里分担困难,年仅16岁的刘希岩便走上了工作岗位,默默扛起了工作挣钱和照顾家人的担子。参加工作后,小小年纪的刘希岩格外努力,白天结束工作后,便赶紧回家为父亲和哥哥洗脸擦手、喂饭喂药、端屎端尿……这些生活的磨砺,让刘希岩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

  每到这时,刘希岩的母亲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偷偷抹泪,感慨刘希岩在本该快乐无忧的年纪,却承担了不该有的重担。养母实在不忍心刘希岩一直陪着他们过苦日子,犹豫再三,决心将收养一事告诉刘希岩,并告诉他如果觉得日子太苦太难,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家。得知一切的刘希岩一时无法接受,只能泪流满面地跑出家门。但此时在刘希岩脑海中,只有多年来父亲、母亲和哥哥对他的关爱,还有妈妈照顾父亲、哥哥的辛劳背影。一幕幕的回忆让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割舍下抚养他长大的一家人。于是,毅然冲回家中,紧紧抱住母亲说:“妈,您就是我的亲妈,我永远都不会离开您。”

  扛起重担 无怨无悔践行诺言

  令人揪心的是,刘希岩21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厄运再次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2013年,母亲因脑梗瘫痪在床,这让刘希岩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和哥哥,刘希岩把自己的小床搬到了母亲和哥哥的床中间,每天夜里无数次起来给母亲和哥哥喂药端水,照顾他们起居。这么多年来,刘希岩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但他从没有一句怨言。

  母亲临终前,望着刘希岩欲言又止。刘希岩知道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哥哥,于是,他向母亲保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让哥哥饿着。”自此,刘希岩一直默默践行自己的诺言,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先到哥哥床前给他洗脸、刷牙、喂饭;上夜班时,他会细心地把食物、水、电视遥控器放在哥哥身边;每天中午,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赶回家照顾哥哥吃午饭,然后再匆忙返回工作岗位继续上班。在刘希岩的记忆里,他所有的生活,除了上班,便是在家里照顾哥哥。

  如今,刚刚退休的刘希岩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哥哥。用刘希岩的话说:“每当用轮椅推着哥哥出来散步,看到阳光下哥哥的笑容,感觉一切都值得。”

  刘希岩始终坚信,无论做人做事,都应当赤诚以待、无怨无悔。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真情、幸福和希望带给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三位至亲,谱写着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本报记者 张翮飞 实习生 周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