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享矿山之巅最灿烂的朝阳
  ——记本钢矿业南芬露天矿运岩司机朱孟宝

  一个人、一台车,在矿山上往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本钢矿业南芬露天矿运岩司机的工作,寂寞孤独,风雪无阻。

  尽管还有3个月就要退休了,但是运岩作业区生产三班班长朱孟宝还是在这个春节期间照旧加了两天班。一如往常驾驶着MT4400AC矿用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进入职业生涯倒计时的他内心百感交集,满是留恋和不舍。熟悉的驾驶室,熟悉的山路,从22岁到55岁,他见证了矿山的时代巨变,而矿山也见证了他生命中最好的年华。

  “这个时代可真好啊!”朱孟宝感慨地说。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矿里用的还是进口的二手设备,刹车系统是气顶油,冬天一冷就容易出故障,天寒地冻,他只能趴在车底下修,工作服蹭得乌黑锃亮。

  1999年,刚当上生产班班长的朱孟宝穿坏了6双鞋。因为没有通信工具,生产调度有临时工作安排时,朱孟宝就一个人背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上山。冬天冻得浑身发抖,夏天热得头昏脑胀,漫长地等待着过路的运岩大车,把生产信息传递给司机。

  有一年正逢大雪,到了交接班的时间,他查来查去少回来一台车,顿时急得满头大汗。他一路小跑,绕着十里矿山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最后终于在作业区后面的一处山坡上,找到了因为路滑被困住的司机和运岩汽车。

  “都说干我们这行的不爱讲话,你可知道,我们在矿山上运输,一个班8小时跑下来,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时间久了,心里都没话了。”可一聊到工作,朱孟宝好像打开了话匣子:“现在矿里都是电动轮汽车,全液压系统,防冻效果好,运行安全性、稳定性高,易操作,故障率低,减震效果好,驾驶舒适度也更高了。”

  30年间,本钢矿业南芬露天矿不仅矿用汽车更新换代,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交通全靠走,通讯全靠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智能化的设备设施让矿山司机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近年来,随着卫星导航卡调系统上线,朱孟宝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软件,随时可以看到班组运岩车辆所处位置和运行情况,实时与山上的职工取得联系,调配车辆。“这在20多年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站在电脑前的朱孟宝笑着说:“以后的年轻人应该再也不用经历我曾经的困难了。”

  2021年鞍本重组,随后企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为充分调动基层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本钢集团提出了“四到”考核机制,新气象很快吹进矿山一线。朱孟宝看着自己的工资单,满是自豪:“考核越来越精准,干到给到,多劳多得,职工们干劲特别足。”

  为了抢产量,生产三班的职工经常带着午饭上车,节约了中午回作业区用餐的往返时间和柴油成本,日积月累也是一笔可观的效益。而作业区也对白班中午时间段没有返回作业区用餐的职工给予经济补贴,并制订了具体的执行方案。“职工心里有企业、企业心里有职工的感觉,很幸福、很满足。”朱孟宝说。

  参加工作33年,朱孟宝从来没休过假。矿山生产四季不停,运岩司机又怎么离得开脚下的三块铁?

  “你见过海拔586米采场上日出时的云海吗?”朱孟宝自问自答:“简直美得不得了!”

  “还有冬天洁白的雾凇,秋天里火红的枫叶,夏天雨后的彩虹……”一旁年轻的安全员杨建华忍不住补充说。

  他们,经历过最寂寞的路途,却也独享过矿山之巅最灿烂的朝阳。

  本报记者 尤勇 通讯员 韩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