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集中“收网行动”正在进行。我省公安民警快速出击,一举端掉3个涉“固话”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捣毁话务窝点5处。电信诈骗,“打”字当头,今年前4个月,全省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25.2%,返还被骗资金2021.48万余元。

打深打透打彻底的同时,更要“防”字当先。记者采访发现,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套路加速变化,必须构建起全民反诈格局,打造技术反制“杀手锏”,才能筑牢反诈“防火墙”,捂住群众“钱袋子”。

不听、不信、不转账、不点击、不泄露

“这一定被设置成呼叫转移了,快上门劝阻。”5月9日下午,康平县公安局东关屯镇派出所民警紧急出动。电话不通,人不在家,民警判断,这名村民已被骗子诱导前往银行办理业务,几番搜索,终于在一个银行网点发现被骗人。民警抢步上前,切断操作,被骗人银行卡里的4.5万元保住了。

“这是目前多发的骗术。”民警介绍说,切不可轻信陌生人,为手机设置呼叫转移,一旦“失联”,就会被骗子牵着鼻子走。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全民反诈的强大攻势下,康平县电信诈骗立案数同比下降56.1%,损失金额同比下降47.96%。但发案地区值得关注,今年康平县农村地区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量占全县的41.6%。这也是当前电信诈骗一大特点,犯罪分子抓住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多,信息获取渠道窄等弱点,将黑手伸向农村地区。加强农村电信诈骗案件的打击和预防,成为重点。

公安部日前发布典型案例,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实际上,这些骗术并不高明,但骗子撒网式捕捉受害者,针对不同群体,根据非法获取的精准个人信息,量身定制诈骗剧本。不仅老年人,年轻人受骗概率也很高。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个人该怎么做?不听、不信、不转账、不点击、不泄露,“五不”简明扼要,却是反诈“万能公式”。有贷款需求,走官方渠道;切勿贪小便宜,轻信兼职刷单……另外,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记者亲身体会,下载之后,启用拦截预警模式,很少再接到诈骗电话。据介绍,通过前段时间对该APP的大力推广,电信诈骗发案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专家提醒,记住两个全国反诈热线电话号码,96110和12381。若这两个号码来电,请务必停下手中的一切事情,接听电话。

用技术反制打在

电信诈骗犯罪的“七寸”上

这是最真实的反诈预警现场。当本溪96110反诈中心预警员拨通市民佟女士电话的瞬间,只听到一名男子正在说:“把验证码告诉我!”

“佟女士在用另一部手机跟骗子通话,已经到了索要银行短信验证码的步骤。”民警回忆当时情况,再晚几秒钟佟女士就会损失钱财。一边是真警察劝阻,一边是“假警察”以佟女士涉案为由进行恐吓。反诈中心3名预警员轮流耐心劝解,佟女士从应激状态渐渐恢复,终于相信了真警察,挂断了骗子电话,卸载了诈骗APP,避免了经济损失。

反诈工作等于在与诈骗团伙“赛跑”。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提高警惕是一方面,公安机关更要强化电信诈骗案件预警防范体系,用技术反制打在电信诈骗犯罪的“七寸”上。据了解,我省已对境外短信实行全面封停,今年截至目前共拦截境外短信655万余条;省公安厅联合省通信管理局和三大电信企业,对涉诈电话、域名进行快速拦截封停,减少其再次作案可能,降低群众被骗风险。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辽宁警通预警试运行平台”产生预警数据475万余条,成功劝阻166万余人次。“保持全链条纵深打击,深挖彻查电信网络诈骗的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健全涉诈资金查处机制。”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李泓锦表示,通过全警反诈,全民反诈,全社会通力合作,一定能取得反诈斗争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