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明山区卧龙街道欢喜岭村“龙之韵”产业园的大棚内已经春意盎然,柿子、蓝莓竞相争春,现场负责人刘宝军一边用对讲机有条不紊地指挥各个大棚内的工人们采摘、装箱、发货,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到了采摘旺季,柿子进入盛果期,到了五月,大樱桃、蓝莓也将上市,到时候可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西红柿产业升级 铺就乡村振兴路

提到欢喜岭村的西红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市场口碑始终居高不下,十几年前,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组织和技术资金支持下,农民们纷纷建起西红柿大棚,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民的收入从几千元发展到几万元,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欢喜岭村的铁皮柿子也收获了无数“铁”粉,现在,村里有几十户农民仍然经营着西红柿大棚。

然而过去这些单打独斗的种植方式虽然提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各村的整体形势并没有明显的好转。为了促进辖区内农业整体增收增产,实现农村“三变”(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卧龙街道坚持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战略举措,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着力推进“龙之韵”产业园项目建设,卧龙街道将各村联合起来,组织欢喜岭、金坑、韩家、大浓湖和三家子村整合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壮大村集体专项资金,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共投资222.4万元,修建13栋高标准大棚,种植品牌为“龙小番”的高糖番茄。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带领团队前来合作,从选种育种、种植土、有机肥到田间管理,全面给予技术指导。大棚里全部采用半自动化设施,温室全部接入现代化管理设备,全天候监测温度、肥水的施用量及施用时间等各项生长环境指标,并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调控,为高糖番茄的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普通西红柿的含糖量为6%到7%,而高糖西红柿的含糖量接近10%,加上无公害标准种植,西红柿的口味深受省内外消费者认可。该项目还成立了西红柿专业合作社,2021年,卧龙街道其他3个村也加入其中,基地增加投资300万元,建设了3个比之前面积大一倍的大棚,种植草莓、大樱桃、蓝莓等高附加值水果。

八村合股投资 创新增收钱生钱

记者在卧龙街道采访了解到,自2021年10月正式销售以来,基地共销售西红柿1万余公斤,收入20余万元。预计到今年6月底产量可达到3万公斤,预计总收入80万元。3月中旬,蓝莓、大樱桃陆续上市,预计产值可达10万元。园区尚有可利用土地40亩,拟分割建设自主“菜地”300块,出租价格每地块60平方米700元,吸纳市内田园爱好者前来体验田园耕种采摘乐趣,同时预计可增加园区收入21万元。构建冬春季西红柿、蓝莓反季蔬菜水果,夏秋季精品菜地、绿色蔬菜发展格局,使产业园一年四季有收益。

今年7月,“龙之韵”产业园将对第一批总投资222.4万元,其中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70万元及52.4万元精准扶贫资金进行分红,三家子、欢喜岭等5个村可分红17万元,精准扶贫户分红52397.8元(精准扶贫户资金已经发放到位,按照113人计算,人均分红463.7元)。第一批入股的欢喜岭村党总支书记于宝岩说:“ 村集体资金以前也尝试过其他投资,但都不成气候,现在入股产业园,街道定期组织8个村股东召开会议研究销售渠道和种植方向,各村的股东都对大棚充满信心,现在产品供不应求,年底注册商标下来后,产品即可进驻各大商场超市。”三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卢坚告诉记者,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基地大棚内的丰收景象,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上进行宣传,为产业园增“粉儿”。

经过一年的运营,卧龙街道将继续在基地管理上下功夫,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健全销售团队,拓宽销售渠道。加强田间管理团队,减少运营成本,创建高效田间工作队伍。健全市场研判团队,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提高高附加值水果种植比例。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立体种养等技术,带动地区生态农业及生态经济的发展,形成高效的农业产业链,逐步完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等设施条件和配套服务,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增加园区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增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