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浑江碧水映蓝天,万羽水鸟戏春江。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白眼潜鸭、白鹭、苍鹭、野生鸬鹚等水鸟聚集在当地多条水域内,一幅万鸟戏“春江”的美丽画卷展现在世人眼前。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江河融化,充足的水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大批珍稀水鸟栖息。鸟类是生态的晴雨表,大量珍稀鸟类来此繁衍生息,便是该县生态建设喜人成果的见证。

  近年来,该县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打造“中国山水氧吧之都、国际生态健康之城”为引领,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了保护好这些远道而来的候鸟“朋友”,该县专门成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相关工作。设立野生动物保护站,分别在浑江坝下哈达河口、六河口等重要鸟类栖息地安排专业护林员开展每日巡查,清理鸟网。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深入各个候鸟栖息地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共同打击和遏制各种涉嫌非法盗猎、捕杀候鸟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积极举报乱捕滥猎、非法运输、非法养殖、非法交易等违法行为并查实的,给予奖励。

  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单、粘贴标语、设立宣传板等多种方式把保护鸟类的工作宣传到各个角落,在全县营造浓厚的保护野生动物氛围。集中利用“爱鸟周”等时间节点向公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和科学知识,引导公众自觉抵制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并向社会公布野生动物保护救护电话。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该县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明显提高。

  不仅是政府部门的执法“天网”织严,民间的保护“天网”也织密起来。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爱鸟护鸟民间团体,越来越多群众自发加入候鸟保护队伍,成为爱鸟护鸟志愿者。他们协助政府部门救治病伤候鸟、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参与湿地巡护,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协调互动、信息共享的保护机制。

  如今,护鸟的‘天网’越织越密,哈达河口、六河口等湿地周边的群众在家就能听到鸟鸣,这标志着候鸟的生存环境变得更有保障。据初步统计,目前,该县拥有鸟类2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13种。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