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京评剧、悠扬的马头琴、欢快的抚顺地秧歌……精彩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引得观众掌声不断。

“黑土家珍——辽宁省文物总店旧藏民俗文物展”亮相沈阳北市场,唤起人们对“老物件”的文化记忆。

省博物馆里,拓印体验、中秋花灯DIY,给观众带来多层次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摄影绘画展、歌舞演出……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丰富多彩的演出、展览、展播等文化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为广大群众带来多种韵味的文化享受。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三五”期间,我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成色越来越足,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十一”长假里,辽宁芭蕾舞团不仅推出“云剧场”,给辽宁人奉上精彩艺术盛宴,还走出辽宁,带着芭蕾舞剧《花木兰》到全国巡演。《花木兰》将中国精神、民族色彩、芭蕾风范、时代审美有机融合,让“辽芭”品牌再放光彩。

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十三五”期间,我省丰富多彩的文艺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涌现出一批优秀艺术作品和优秀艺术人才。

其中,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干字碑》《工匠世家》以及芭蕾舞剧《花木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话剧《父亲》入选“致敬中国话剧70年”十大代表作。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省艺术院团每年新创作剧(节)目近20个。话剧《工匠世家》《大地米香》、现代评剧《过大年》、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等不同艺术形式、不同题材风格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辽宁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时代主题,充满正能量。

五年间,恰逢两届全省艺术节。63台剧(节)目参演,基本涵盖我省现有全部艺术门类。120场演出,观众十余万人次,艺术节真正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陆亦明老人在“十一”长假里看了一个又一个展览。老人的家与省图书馆隔路相望,省图书馆举办的中秋节图片展、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原创绘本奖作品展等展览,让老人过足了瘾。

值得辽宁人骄傲的是,2017年新开馆的省图书馆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省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省级博物馆。

“十三五”以来,我省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保基本,促公平,全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我省已基本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全省各乡(镇)均建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多种多样的免费文化服务。

强基础,补短板,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近三年来,我省投入补助资金1.14亿元,修建村文化广场2280个,基本实现“一村一广场”的目标。

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每年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多达10万余场次。文化惠民工程则持续开展“送戏到基层”等公益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每年的“新春文化惠民月”“金秋文化惠民季”,都是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的日子。

今年“十一”长假,全省文化和旅游场所有序开放,复苏强劲,显示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

五年来,我省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破行业边界,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把文旅融合提升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高度,机构改革推动程度、政策措施保障力度,前所未有。

体制机制改革一马当先。我省深入推进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施行《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等一批制度性文件,有力改善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在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多项鼓励政策支持下,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中国华录集团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辽宁出版集团所属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连续3年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文化龙头企业多业态共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化产业园、基地提质升级。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8个,数量居全国第三,沈阳棋盘山开发区成为全国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传承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我省全力打造有影响力的辽宁文化地标,长城文化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地展示、博物馆精品展陈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沈阳盛京皇城等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总值587.4亿元,占全省GDP总值2.5%,同比增长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