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红巾社区,电路改造正在进行。

“我们这是30多年的老旧小区,线路早已老化。等着盼着终于盼到这次改造,居民们个个自觉当起监工。前些日子,大家伙儿发现最先开工的13号楼、14号楼,改造后电缆线仍悬挂在外不安全,于是立马‘上会’叫停。这不,施工方承诺整改了。”83岁的居民代表金秀英说。

社区书记陈建国告诉记者:“无论是事关社区发展的大事儿,还是邻里之间的小事儿,大家都到社区的‘居民评理说事点’商量着解决,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据介绍,从年初到现在,红巾社区“居民评理说事点”已累计处理各类问题200多件。有了这个平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了,大家小家都更和谐了。

社区建设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践行这一理念,沈河区确定了先社区治理后社会治理、先“小邻”和睦再“大邻”和谐的整体思路,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体系设计,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突破口,沈河区推动基层党建从“有形”到“有效”、从“推动”到“带动”、从“管理”到“治理”,逐步培养起党员组织带动、社会面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共同体。

在南塔街道溪林社区,社区党委立足“大邻居”理念,跳出社区找资源,全方位搭建为民、为企、为社会的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书记田海燕介绍:“我们对社区内1+X大党委成员单位重新梳理,把真正有爱心、能够参与社区服务的单位纳入其中,整合资源,凝聚协同共治合力。”

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沈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赵巍告诉记者,践行“两邻”理念,关键是要调处“邻”的关系、增进“邻”的共识,社会各个主体既是“两邻”理念的参与者、推动者,更是受益者。基于此,沈河区将社会治理的着力点放到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之中,坚持用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注重培养居民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同时,把志愿者作为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志愿服务,形成扩大效应,带动公众参与。

大家的事大家干。在南塔街道清泉社区,社区民警郭勇和母亲侯春丽建立的“母子警务室”尽人皆知。立足辖区内外地从业人员集中、老旧小区众多的实际情况,郭勇在群防群治上下功夫,利用社区警务室平台,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商铺业主等各界群众开展平安社区志愿服务,其中编号为“01”的志愿者就是其母侯春丽。如今,社区平安志愿者已发展到400人,成为守卫社区的平安卫士。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探索符合沈河实际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沈河区下足了“绣花功夫”,为辖区群众织密织实了一张安居乐业的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