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孩子上网课的第一天,既要防着他上课溜号,又要顾着学习内容以便辅导,真是各种慌乱,希望能早点恢复上学啊。”前不久,市民苏婷在朋友圈发了这条动态,她的儿子是我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日里,苏婷一直限制他接触电子设备。可如今要在家里网上学习,如何不让孩子偷偷玩游戏,保证学习效率,成了她的心病。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近期,全国各地中小学生陆续开启“网络复课”,3月2日,我市多所中小学也迎来了“线上开学日”。突然把课堂搬上“云端”,把教室放到家里,学生、家长、老师的各种新体验和“不适应”,也注定将成为非常时期的一段特殊记忆。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为全社会带来挑战,教育行业也受到波及。为阻止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1月底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同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方案,再次将“ 网课”推上了当下社会热词。不过,在线网课推行这一过程中,许多实际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并逐步解决。比如,网课该如何更好地与学校正常的课堂教学进行衔接?如何安排课程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老师与学生、家长如何进行更好地互动?而且,安排合理时间以及锻炼身体爱护眼睛也需要考虑其中,只有将网课越来越规范化,才能更好的发展。

  ■网课学习已成为当下热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网课多年前就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在线网课已经成为目前教育行业一种必不可少的救急措施。对于学生来说,线上课堂摆脱了时空的局限,学生们或坐或躺,可以与“主播”互动,在特殊时期拥有了线下课堂中不曾有的乐趣;对老师来说,教师们也可借此机会了解网络词汇和学生们的心理,以更加平易近人和趣味实用并存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手段,与学生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对于家长来说,网课足不出户,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让孩子的学习回归正轨。

  乔宇泽是我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随着在线网课的开展,乔宇泽准时地坐在了电脑前,打开在线教育软件,开始了直播上课。这是乔宇泽第一次上网络直播课,新鲜、好奇是最大的感受。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在视频中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提问互动,乔宇泽有任何问题既可以点击举手功能,又可以在聊天室留言。

  此时,因为担心孩子上网课状态不好,而在一旁监督的乔宇泽父亲,被网络课堂的效果所惊讶。“他平时上课还会因为调皮坐不住,现在倒是有模有样,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线上做作业都很认真。”乔宇泽父亲说。

  当然,在这次疫情中,还有一些学生和家长都是措手不及,甚至一些年轻家长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却因为再过半年,孩子就要上小学,也开始报网课。刘雨欣的儿子东东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幼儿园迟迟没有开园,在刘雨欣眼中的关键时期可就要荒废了。“我也想让孩子多玩会儿,可不报班不行,好多过来人都提醒我,千万别指望什么零基础,等到时候被老师叫家长就晚了。”权衡之下,刘雨欣还是在网上为东东报了幼小衔接的网课班,“跟上学一样,只不过是在网上学习,各科排得满满当当,数学要学100以内加减法,拼音、英语也都要教,每天还练写字。”刘雨欣说道。

  还有部分第一次接触在线教学的老师。在网络授课初期,由于操作不熟练,自嘲为“十八线主播”的老师频繁登上热搜。有人讲了20分钟的课程后,接到家长打的电话才发现开着静音;有的老师正在声情并茂的讲课时,家属突然闯入镜头,令人哭笑不得。

  针对上述“窘境”,教育部紧急纠偏,明确“停课不停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上课,只要能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内容方法都可以。同时叫停强行让所有老师录播课及学生每天“打卡”的行为。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要过关

  从2月份开始,许多学校的师生陆陆续续下载了诸如钉钉、学习通、网易公开课等十几种软件,其中,钉钉由于被教育部选中作为给小学生上网课的平台,引起了不小的热议,11亿次下载,在应用商店的评分直线降低,直逼1星。这里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也有大家对于疫情形势下教育的焦虑,所以,网课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和严格把关就成为重中之重。

  不仅如此,如何将网课普及化也是问题之一,不久前,一些媒体就报道过,深圳教师付明在湖北牛棚直播上课,陕西农村学生搭帐篷蹭信号上网课等新闻,除了客观因素如网络设备缺乏、直播技术不会使用等问题,教师们也苦恼于如何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的有机融合。

  2月12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明确:“停课不停学”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网上上课,强求录播课程、强行打卡等行为必须制止。 “停课不停学”,学必有方。我市某中学班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摆脱时空局限性的同时,网络授课固然有其弊端,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网课这一形式下的不应该被改变的教育本质。 网课只是载体,知识才是内核。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重新思考网课的合理运用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就能更加合理高效地促进学习。

  此外,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也借机推出网课教程,但是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也令家长很苦恼,当然也有些培训老师因为长时间的网上教学而叫苦。相比那些高标准、严要求的家长来说,王妍认为自己对待儿子阳阳的学习已经相当“随缘”,“从来没想过要让他的成绩在班里有多拔尖,只希望他能实实在在学到点原汁原味的英语。”

  然而,王妍发现这点小小的愿望依旧很难达成。第一次试听课,阳阳与外教聊得很不错,可到了正式课,于敏才知道原来外教并不固定,“好不容易刚适应,下次又来别人。”每次面对新面孔,阳阳都不得不调整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状态,而外教也因为不了解阳阳的情况,总要从最基础的聊起。更令于敏气愤的是,外教的发音千差万别,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会儿英音,一会儿美音,孩子都不知道该按谁的来了。甚至有些连交流都有困难,只能不停打断,让对方一遍遍重复。”

  王妍找过客服,提出让平台换回试听课时的外教,结果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外教会有工作变动,没办法保证一直都在。之后,王妍有发觉,不仅仅是外教会有变动,很多网课老师在这段特殊时期变动也很大,虽然能看到简介,但是具体的资格证书却无法查到。

  马俊是某培训机构的日语老师,他向记者透露了其中原因,“因为疫情影响,原来的线下教学都搬到了线上,基本每天都要上10个小时的网课,我已经坚持20天了,虽然老板加了工资,但还是有很多同事都坚持不住辞职了,所以目前网络教育的流动性很大,师资力量能否达到要求就不得而知了。”

  ■“立规矩” 良性发展有待立体监管

  在线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在为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方便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务之急,是在对机构资质能力和教师资格水平严格把关基础上,“早立规矩”,尽快构建覆盖整个行业的监管体系,促使其有序健康发展。

  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陈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在线教育的授课模式在学生、家长看来只是对着屏幕教学、感觉比较简单,但实际上从专业角度看,在线教育对教师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反而更高。应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个维度构筑立体监管体系。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线学习APP也变得越来越火。但这些在线教育APP却良莠不齐,问题层出不穷。各个领域都冒出许多所谓“专家”分享学习,使许多学习者也无所适从。有媒体曾调查报道,目前针对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背后的公司基本都为“科技发展公司”,是不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就值得商榷了。

  据了解,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进行管理的公告》,明确:“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冠以中小学校名义及面向中小学生的网校和教育网站,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根据“谁批准谁监管”的原则,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担负起在线教育管理的职责。其中,如果在线学习APP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学习内容和宣传严重不同,涉嫌虚假宣传,家长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如果在线学习APP有关内容涉嫌违法,教育机构将承担行政或者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将构成公司单位犯罪,主要责任人将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链接 疫情期间报网课三大问题得注意

  查看资质避免投诉无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第三条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后,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才能开展培训。可见,无论是线上线下的培训机构都应该在工商部门登记、经过教育部门审批,未经任何部门审批登记的“无证无照”培训机构,没有相应资质,将会导致发生纠纷时主体不明,造成投诉无门的尴尬。

  要关注师资及课程设置

  除了查明培训机构的资质,查验老师的资质也很重要。根据《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

  一定看清款项支付条款

  在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课程不适合孩子、孩子不喜欢学、时间冲突等各种问题,此时,家长往往希望机构能退课退款,但在协商交涉过程中,有的机构可能一直拖延,这样的情况让家长们很无奈。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校外培训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对于培训对象未完成的培训课程,有关退费事宜严格按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校外培训机构应实事求是地制作招生广告,要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杜绝培训内容名不副实。

  本报记者 李 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