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卫健局啊?我发烧了怎么办?”“我搞到了两瓶酒精,但是是90%的,怎么兑成75%的呀?”“去哪里能买到口罩?我家口罩没啦”……我市发现疫情以后,溪湖区卫健局办公室的电话几乎就没停过。“我们一直在,您别着急,慢慢说。”接电话的叫杜少婷,是卫生健康战线的一名“新兵”。

  杜少婷今年34岁,中**员,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2019年5月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东风街道办事处,2020年1月因工作需要被借调到溪湖区卫健局办公室工作。来卫健系统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周围的同事都没来得及认全,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特殊时期,杜少婷每天守在办公室,守着那部固定电话。上传下达,第一时间对上级指示作出回应,准确记录备忘录,编辑制作工作简报,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问题……总是不知不觉忙碌到深夜。

  接到群众来电,她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稳定群众的情绪,在安慰他们的同时,积极与单位领导沟通,帮助协调医护人员进行专业问诊,指导群众如何测量体温,告知发热门诊地点,以及外出就诊的注意事项,并做好详细记录……接打电话也是在为抗击疫情工作做贡献,杜少婷不辞辛劳,每天接听上百通电话,为了将群众每一个问号拉直,往往一次午餐要分七八次才能吃完。

  连日的“战疫”使她疲惫不堪,睡眠也是严重不足,但她没有退缩,一杯接一杯的喝咖啡顶着精神头。即便这样,她始终觉着自己没干什么,她说:“与不畏危险,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相比,我做的这些真的不算什么。”

  杜少婷和丈夫家在桓仁,儿子刚刚6岁,家中还有因脑血栓留下后遗症的老父亲。春节前,面对突发的疫情,她毅然退掉了回家的车票,送别丈夫和儿子,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战斗”的日日夜夜,与家人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只能是一个视频或是一通电话。一次,杜少婷的小儿子打来电话:“妈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呀?”“乖,妈妈和单位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在保护你啊,等打跑了‘敌人’妈妈就回去看你啦。”说完,不等孩子反应,即挂断了电话,抹了把眼泪,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杜少婷说:“我是党员,遇着事儿,咱得上!”面对突发的疫情,为了更多人的安康幸福去守候,去坚守,她无比自豪,作为一名卫健工作者,她无怨无悔。

  本报记者 刘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