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培育兴业投资沃土
  ——五论深入推进“三抓三促”工作坚决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全市“三抓三促”工作推进会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主要领导部署进一步推进抓项目促发展时强调指出,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本溪形象”的良好氛围。

  项目是振兴发展的生命线。而项目能否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答案就在营商环境上。总结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和良好营商环境的营造密不可分。自年初以来,全市以“项目引进年”“服务企业年”为工作载体,开展“三拜访”活动,发扬“五皮”精神,“走出去、请进来”招商827次,洽谈项目611个;建立了市、县区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工作机制,为全市166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配备了项目管家;推进全市547个审批服务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对营商环境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通报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系列改进营商环境措施的实施,在新一轮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中得到具体体现:企业对政府部门的平均满意率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城市发达地区相比,与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相比,与企业、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相比,我市的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单从项目上看,全市的项目开复工率还不高,特别是新开工大项目比上年同期减少21个,其中新增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为零;开展常规性招商多,后续跟进引进项目落地少,以飞地招商项目为例,上半年全省落地飞地项目600余个、投资1100亿元,其中朝阳市落地270个、投资227亿元,阜新市落地70个、投资144亿元,我市落地项目不足40个,投资不到80亿元。这些差距需要我们对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转思想、转观念、转作风,盯紧症结下猛药、出实招,对标一流,迎头赶上。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要管住政府容易干扰市场的“手”。各级政府部门要少讲怎么不行、多想怎么能行,通过问政草野、问计企业,找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组合拳” ,推动更多审批事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增强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要建设以“亲”“清”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商关系。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主动与企业接触交往,和投资者“交朋友”,履职尽责、靠前服务,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多办“雪中送炭”的实事,少搞“锦上添花”的虚功。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搞清楚自身在建设营商环境、推动“三抓三促”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都要有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牢固树立不爱护营商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发展环境就是不称职的理念,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系统科学的考评机制,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一线考核和绩效考评,考出高下、评出优劣,让政治过硬、担当尽责、奋发有为者上,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下。健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定期专项检查制度,继续对营商环境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继续搞好企业评议部门单位服务活动,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解决什么问题,对破坏营商环境之人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任重而道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永无止境。只要全市上下都能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视营商环境,都能以本本分分做人、点点滴滴做事的本溪精神来维护营商环境,就一定会激发起更多的市场主体活力、更大的社会创造潜力,并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推动振兴列车不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