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桓仁稻农培育水稻秧苗的季节。“五一”过后的一场及时雨,让稻农们心里充满欢喜。

    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更有富泽的浑江水终年流淌不息,让当地的优质稻米占尽了天时地利。清朝时,桓仁大米被列入皇室贡品行列。立在古城镇洼泥甸村村口的 “东北水稻第一村”石碑无声地诉说着数百年间的水稻故事。

    漫长的水稻种植历史,让桓仁地区的农民积累了大量的水稻种植经验。“稻花要雨”“秧好半年稻”……这样的农谚62岁的古城村村民李显贵可以张口就来。但谈到农业技术,他却知之甚少。“从小俺们就跟着父辈们学着种水稻,那时主要是靠天吃饭。”李显贵笑着说,“稻田产量低,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大米饭,俺们盼着要是天天都能吃到大米饭该多好。没想到,这样的好日子这么快就盼来了!”

    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奠定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基础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桓仁县逐年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常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清理河道,修筑水渠,努力提高水稻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下大力气,泡子沿村、三道河村等地陆续建立稻米产业教育实践基地,吸引众多稻米专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或到稻米加工企业任职,帮助企业提升效益。

    每年定期邀请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民讲授稻米培植常识,提高农民对小菜蛾、稻瘟病等病虫灾害的认识和防御能力。“有了新技术后,水稻产量是过去的好几倍,小时候的梦想实现了。不仅天天能吃上大米饭,还能靠大米卖钱,过好日子。一到水稻收获季,俺们这儿满地是‘碎金子’,干多少活儿都不嫌累。”李显贵说。

    由于当地优质稻米产量和品质快速提升,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桓仁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农户+合作社+企业”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做大做强

    进入21世纪以来,桓仁县着力依托产业大户,将闲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开展集约化生产。除帮助农民以成本价购买优质稻种、有机生物化肥,根据市场需求突出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稻种外,各合作社还积极探索“稻米+”模式,保证稻米的绿色健康。

    在此进程中,“鸭稻共养”“蟹稻共养”和“互联网+”约养等创新模式应运而生。“有了去年的成功经验,我们的干劲儿越来越足。”在雅河乡董船营村正忙着育苗的田景椿激动地对记者说,“去年,从九月初到十月中旬,我们就卖出2000多斤稻田蟹,450亩稻米也很快销售一空。”“蟹稻共养”不仅让田景椿喜获丰收,还顺势带动当地农民收入20多万元。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后,今年,很多农民都主动去找田景椿,打算把自家的稻田地租给她。

    20多家优秀稻米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连年同各合作社签定收购合同,既保障米源绿色纯正,又极大地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应用现代包装技术,申请富有桓仁地域特色的稻米商标,增强品牌知名度。如今,雅河乡、桓仁镇和古城镇等多个地区都已成为省内重要的优质稻米产区。全县优质稻米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量5万吨,稻米香飘北京、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年产值高达1.5亿元。精品稻米生产基地达到2.4万亩,其中绿色食品稻米基地2万亩,有机食品稻米基地4000亩,全县拥有稻米重点品牌20余个,优质稻米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60家,水稻种植家庭农场30家。

    新型农民在稻田里实现致富梦

    过去20余年里,在桓仁的农村,守着几亩田过日子的大多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或妇女,青壮年人觉得种地是苦差事被人看不起,也养活不了全家人,宁可背井离乡也不愿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不同了,在机械化水平和市场效益逐渐提高后,很多桓仁青年人开始转变观念,认为做农民也是一种新型职业,稻田也能变成聚宝盆。

    “最近我们公司的稻花香大米开始在途牛旅游网上销售,一斤大米能卖到8块钱,销量很不错。”桓仁农源佳品土特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尹传贺笑着说。他是返乡创业大学生,承包了300多亩土地。虽然尹传贺不是地道的农民,但是经过多年的锻炼,早已对当地的湿度、温度等都了如指掌。在村里老人眼里,尹传贺不仅是个十足的种田能手,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过去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回来还总劝我说,地里能种出个啥?倒不如去大城市上班。现在,我种水稻的收入是上班族的三四倍,长辈们也不再劝了,不少外地同学还问我种地是咋致富的。”说话时,尹传贺的脸上洋溢着些许自豪。靠着种水田,他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元。

    如今,在桓仁,像尹传贺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有很多,他们在家乡的土地上以实干、巧干努力实现着青春梦。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