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教育的实践者,而非理论家。我们的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不久前,一位落落大方的女性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分享她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体会,话音刚落,掌声雷动。她就是省优秀专家、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刘喜彦。

    今年是刘喜彦从教的第27个年头。从学生时代就担任班级、学校干部,让她把责任意识常挂心间。从桓仁满族自治县乡村考入师范院校,毕业实习期满,她所教班级学生依依不舍的画面深深地感染了她,她对学生、对教育无法割舍的爱油然而生。

    在市实验中学,刘喜彦度过了六年时光。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让她在第二年便执教初三,也一步步成长为东三省的语文教师新秀。而后,她做过团委书记、校长助理、教学副校长等。

    直到走进市第二十五中学,她由此开启了从文化视角看学校内涵发展路径的大门。

    当时,这所学校面临着生源递减、办学质量下滑的困境,刘喜彦结合生命教育的课题,提出了以健康、希望为核心的“绿色教育”学校文化,把每个孩子当作幼苗给予成长机遇和发展方向,让学校焕发勃勃生机,也开创了我市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先河。

    一路走来,刘喜彦来到哪所学校,就把文化带到哪里。

    2008年,她成为市第二十七中学校长,经过半年的调研孕育了“家文化”,这个概念词在全国还是第一个从学校角度被提出。“家文化”是让学校教育教学以责任与爱为根基,打造师生和家长都有幸福感的家园。

    她率先公开了自己的私人电话号,一时间成了家长热线,各种电话、短信纷至沓来,有咨询孩子青春期出现问题要怎么化解的,有对老师或学校发表意见的……别人不理解,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她却说,也许占用了我1小时给他们提供一些指导,就化解了困扰家长许久的疑惑,搭建了彼此沟通的桥梁,帮我梳理了学校的问题,畅通了家校联系,这不是很值得吗?

    刘喜彦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八年间,她在全省各地做“家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主题报告十余场,被聘为辽宁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成立了以刘喜彦名字命名的校长工作室。市27中先后荣获辽宁省和谐校园、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每年吸引各市学校前来参观学习上千人。她用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如今,在市第十二中学任校长的她提出了“家国情怀、成功生长”的办学思想。她首先开始了课程文化建设,建构了一系列德育主题课程:每学期请专家开展学法指导、引进了思维导图课、把心理辅导升级为每月一次的心理团训活动、即将开设社团课等。尤其是开发了研学课程,让全校三千多名学生走进省内各地的博物馆、纪念场馆,到社区、福利院开展公益活动……

    有人问她,每次一千多人出去研学,你不担心害怕吗?“学生走出校园不仅是对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而且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在学校这三年应该着眼他们更长远未来的学习力、幸福力和发展力,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应付考试的工具。如果把孩子们关在屋里做教育,可能会错失他们认识世界、体验成长的关键期。只要有利于生长,我们学校教育就要有所为。”这个问题她也愿意用行动回答。

    她始终有一个坚持,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追求更为宽广、丰盈的生命,如此,她才能赋予学生们一个美好的远方。每天七点到校,坚持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不开会就不出校门,也不应酬、赴宴请,没人请她吃饭,因为大家知道,压根请不到她。如此简单的两点一线生活,让她心里纯粹得似一片净土,装得下她看得最重的责任和学生。

    在过去的26年间,她积累了百余本、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写下了20余万字的教育经验和思想。对她而言,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相信每个生命都极其珍贵,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我愿意发现、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优势,用教育的感染力和塑造力为孩子的成长作出努力。”刘喜彦说道。

    记者手记:

    数不清的荣誉奖项,一项项学术成果,做不完的培训和报告,见证着她绽放的姿态,也验证着那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她自称是“投身教育的苦行僧”。人生为一大事来,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回首来时的路,“徜徉其中,苦中有乐”。“我总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感觉”,她慨叹。“做教育的年龄增长特别快,随着教育经验的不断成熟、理念逐渐前瞻,更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总在问自己,这五年的光景我能做什么?教育生涯是无限的,但在这样的岗位上发挥的热量是有限的。每个孩子的三年是不可复制、不能等待的,我们的教育能给孩子的成长有多少影响、能为他们未来方向有多少引领?这样的想法在背后催我前行,不断奔跑,不能停歇。”

    于是,一边辛勤耕耘,一边收获果实,用文化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目送着被她赋予意志品质、素养能力的一代代学子走向更远的地方。正所谓“任重而道远”,有了“重”的责任担当,有了“远”的使命探寻,人就有了斗志,有了情怀。

    本报记者 车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