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档案: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镇沙尖子村距县城49公里,与丹东市宽甸县隔浑江相望,素有“桓仁小江南”之美誉。全村山林面积1.4万亩,而耕地面积仅有2189亩。在清末民初的水旱码头走向没落后,该村农民固守千百年来的农业传统,终因人多地少而穷困不已。自2010年以来,该村农民在产业大户和惠民政策的带动和鼓励下,逐渐改变发展思路,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依靠大榛子和古镇乡村旅游等产业把日子越过越好。

    在沙尖子村,至今还能看到清末时期被誉为“小上海”的水旱码头遗址。站在河岸边,依稀可以感受到当时的交易盛况。

    据村里老人介绍,这里有一条连接县城的马车道,又处在桓、集、宽三县接壤处,输出、输入极为方便,自然成为物资集散地,因而商业发达,工商户达到140多家。尤其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沙尖子,人数达上万人,热闹非凡。然而,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鸭绿江的拉古哨电站大坝拦江截流后,航道受阻,加之通化铁路开通,水旱码头逐渐归于没落。这里也因为远离县城,没有支柱产业而陷入穷困境地。

    “前些年太穷了,光靠种玉米、大豆根本养活不了全家人,村里年轻人都走光了,村子逐渐成了‘空心村’。”沙尖子村村支书于长春告诉记者。为过上好日子,2010年,该村三户农民经过一番思虑,觉得沙尖子境内温热潮湿,合适发展大榛子产业,就在原先的荒山和玉米地上栽起大榛子苗。三年后,首批大榛子成功上市,每亩地盈利4000多元,相当于玉米产值的8倍,这让同村的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感受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转而纷纷在自家的耕地和荒山上栽种大榛子。

    此后,该镇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让农民全面掌握种植技术,全力发展大榛子产业。在大户带动和惠民政策鼓励下,自2010年以来,沙尖子村的大榛子已经发展至500多亩,市场销路也越拓越宽,村内大部分群众通过种植大榛子摆脱贫困。

    看着农民通过大榛子富起来了,眼界逐渐开拓,发展思路也不断更新,镇党委、政府“趁热打铁”,适时实行水旱码头遗迹复原工程,依托境内大榛子和秀丽山水风光积极开拓古镇乡村旅游产业。他们相继恢复安东省委办公旧址、刘澜波故居、水上抗联交通线等遗迹,又协调多方资金改造民居150余处,恢复清末民初满族古建筑风貌,再现百年前古镇盛景。

    “还是在家好,守着绿水青山和历史遗迹就有钱赚,总比出远门打工,有家不能回强。”沙尖子村的村民纷纷这样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在外打工多年,后来,看到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游客、客商纷至沓来,便返回家乡创业。除了经营大榛子园,有的开起农家乐,有的发展民宿旅游,在振兴家乡进程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也憧憬着更加富足宁静的生活。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