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自然资源局主动作为,综合运用土地开发、农村土地整理等手段,在保护好耕地、提升耕地质量的同时,千方百计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难题,节约了财政资金,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市用地数量大幅增加,如何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成为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为此,市自然资源局积极通过对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缓解城市建设补充耕地指标紧张局面。

    从2018年年初开始,市自然资源局对两县四区及高新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和可开发耕地300余公顷进行了施工,共批准了4个批次共15个土地开发项目,开发地块467块,新增耕地总面积约4300亩,耕地等别为11等、12等。当年6月上旬,我市耕地开发项目全部顺利实施完成,通过市级竣工验收,并报省自然资源厅进行技术复核。2018年底,省自然资源厅对我市2018年新开发的4300余亩新增耕地内业核实成果入库,确定上述耕地指标可以抵顶使用。按照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平均每年3000亩的数值,上述耕地指标可以保障我市2018年度占补平衡需求且有所结余,仅此一项工作就为我市财政节约外购耕地指标资金约2亿元。

    据了解,今年,市自然资源局计划实施旱田改造水田土地整理项目2个,将条件适合的旱田,通过撤土降低田面高度,修建完整的灌排渠系等一系列措施,改造为水田。项目可改造水田900亩,预计2019年5月底前可以完成项目验收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复核。复核入库后,900亩水田指标将作为我市近3年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使用,在实现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双提升的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建设占用水田指标的补充需求。

    通过实施上述项目,基本满足了我市未来1至2年的耕地占补平衡需求,预计至少可为我市节约外购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资金2.5亿元,为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报记者 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