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中央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省委、市委部署,做细“规定动作”,做强“自选动作”,将整改整治与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深度结合,带动整改整治工作持续走深走实,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截至目前,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401个督办问题已解决398个,办结率99.3%,满意率99.2%;推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清偿违约拖欠各类账款共计2945.8万元,兑现政府未履行承诺31条,推动拨付逾期执行款9300.67万元。


科学谋划,下好“一盘棋”。一是推动形成合力。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会同市营商局定期召开全市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工作推进会议,专项调度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二是营造浓厚氛围。借助电视台、报刊、公众号、网站等媒介,每月向社会公开晾晒“成绩单”。在各级办事大厅电子屏上循环播放“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等标语,在全市营造优化营商环境良好氛围。三是创新工作方法。为推动“万件清理”问题有效终结,探索形成“四三二”工作法。明确办结标准,要求承办部门反馈、纪检监察机关回访后方可办结,同时要求职能部门“一把手”、纪检监察机关“一把手”在《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交办件办结审批表》双签字、双背书;精准分流问题,将“放管服”不到位等投诉类问题转市营商局协调职能部门办理;涉法涉诉类问题转市委政法委办理,将检举举报类问题转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创新形成纪检、政法、营商三线工作法;全周期跟踪问题,建立收账、交账、督账、销账的“四账”工作机制,动态清零“万件清理”重点难点问题。


靶向发力,打出“组合拳”。一是拓宽问题收集渠道。从信访举报、巡察监督、12345平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及“一码监督”中广泛收集、深挖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目前共受理问题线索43件。二是做实日常监督。聚焦政府不兑现承诺、招投标不公、群众办事难等问题,确定21项主题,与职能部门联动配合,整合力量开展专项监督。三是加大查处力度。持续在金融、国资国企、司法、粮食等重点领域发力,清除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沉疴。今年以来,全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共立案128件,处理处分175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8份,重点查处了破坏司法环境等突出问题。


联动协调,聚力“清淤堵”。一是有效终结“万件清理”问题。市纪委监委每月会同市营商局召开“万件清理”工作推进会,分析研究各县区、各部门的难点问题解决路径,现场调度涉及多部门办理的问题,切实提高办理质效。二是推动“办事不找关系”。会同市营商局细化《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工作任务,向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下发督办通知书21份,督促驻在单位如期高质量完成指南编制工作。推动职能部门主动作为,让各类“办不成”的事有处问、有人管、有人帮。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监督窗口已累计开展“帮代办”服务2400余次。三是与“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相衔接。主动对接市委工作专班,收集一批企业和市场主体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纳入营商环境问题台账进行跟踪督办,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四是以“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度实践。组织召开全市“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动员部署会。围绕“业务、行为、场所、廉洁”4个维度,制定评选标准,从近两年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31家窗口单位中优中选优,确定首批10家“清风辽宁政务窗口”作为示范引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各大公益广告屏、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电子屏等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借助税务、金融、石油、电力、通信、铁路等中省直单位贴近企业群众的职责优势,在各大网点、服务窗口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印发宣传册等,形成全域化宣传格局,让清风廉洁随处可见,让“办事不找关系”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