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一切幸福的源泉,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

  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是奋斗者的新时代。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无数平凡英雄孜孜拼搏,汇成新时代中国滚滚洪流。非凡十年,脱贫攻坚战场、乡村振兴路上、科技攻关前沿、抗击疫情一线……处处跃动奋斗者的身影。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欣欣向荣,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这是创新者的新时代。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非凡十年,技能人才突破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复兴号”驰骋神州、C919翱翔蓝天、“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依靠创新型劳动、创造性劳动,古老的东方大国在创新中赢得美好未来。

  这是追梦者的新时代。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非凡十年,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中国梦·劳动美”有新篇。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的领路人,同劳动人民在一起。新时代的劳动者,心中有梦想,肩头有担当,手上有干劲,脚下有方向。

  劳动本色——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一把铁锹培新土,一柄锄头映初心。

  两张照片,跨越30年,诉说一以贯之的劳动本色。

  2019年4月,一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的照片刷屏“朋友圈”。

  照片中,总书记扛着铁锹,大步走向植树地点。这一幕,让人们想起一张老照片。

  那是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干部参加义务劳动,也是这样微笑着,一把锄头扛肩上,大步走在田埂上。

  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对劳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质朴的话语宣示奋斗决心。

  新时代十年来,甘苦与共,丹心如一。

  黄河入海口,俯身摘豆荚,一撮一捻,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中原大地上,托起麦穗看灌浆,对老乡笑言“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甘肃八步沙林场,同林场职工一道扶起开沟犁;北京草厂胡同,和街坊四邻团团围聚包饺子……

  与人民同劳动,彰显大党大国领袖的劳动本色、为民情怀,激荡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志气底气、磅礴力量。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崇尚劳动光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范畴;劳动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从《共产党宣言》中“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的号召,到《国际歌》中“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的呐喊,再到《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的誓言,无不深刻启示今天的我们:劳动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劳动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一勤天下无难事。”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是炎黄子孙用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是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探索开辟出来的;新时代十年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伟业,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化为继往开来的强大动能。

  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全国广大劳动者,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阐释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作用,就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关系论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倡导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强音;

  强调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

  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将劳动与创造、劳动创造与历史进步、劳动创造与人生幸福统一起来,既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一脉相承,又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一体交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新思想指引新实践、新伟业,劳动观连着发展观、执政观。

  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始终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一心一意依靠人民。

  “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号令。

  深知“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自然向人民问计、听人民心声。

  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与劳动模范、种粮大户、乡村教师、扶贫干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货车司机、网店店主、农民工等齐聚一堂,真诚互动。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开局之年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看“黄金水道”车船如织,听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和渔业专家对话,与荔枝果农谈心,4天辗转千里,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示范。

  “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实践和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智慧、无尽创造,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就能听到真话、觅得真经。

  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然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十年非凡成就,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中。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民至上,天下归心。

  上海静安区江宁路社区,那只“孺子牛”小礼物,寄托信任和期许;

  广西桂林市毛竹山村,那声“真的感谢您”,牵起领袖与乡亲;

  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那句“你呀,干得不错嘞”,昭示力量之源、生存之基;

  …………

  一路同行,劳动底色,铸就为民本色。

  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始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召唤。

  劳动情怀——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一双手,有力量,扶贫助困焐热人心。

  浙江杭州广场上,同正在扎钢筋的农民工一一握手,送上凉水,递上毛巾,号召“更加关爱和善待广大民工”;

  河北阜平庄稼院,与困难群众手拉手,一起算脱贫账、增收账,叮嘱“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北京地铁工地上,给钢筋工范勇的女儿送上一只粉色书包,强调“要安排好他们在节日期间的生活”。

  一双脚,不停步,跋山涉水探问民情。

  1997年到2020年,四到宁夏,闽宁协作持续深化。悠悠“山海情”,激励万千吊庄人家“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新时代十年来,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山一程,水一程,用脚步丈量摆脱贫困的进程。

  农民工待遇好不好,环卫工工间咋歇息,“快递小哥”能不能回家过年,货车司机合法权益怎么保障……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孜孜步履、殷殷关怀。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来到劳动者身边,走进劳动者心里。一如既往的牵挂,真挚深长的寄望。

  这是一个人的感奋。

  清晨6点,晨曦初绽,“快递小哥”刘阔骑上电动三轮车,开启充实忙碌的一天。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是刘阔的工作区域。每天往返网点和街道5次,“这条街的地图,刻在脑子里!”

  2019年春节前夕,北京前门石头胡同快递站点,刘阔和同事们惊喜地见到了前来看望他们的习近平总书记。

  听到大家年三十才能回家,总书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总书记握住我的手,我激动得不知说啥好,一个劲儿乐……”那一天,那一刻,刘阔记在心里。

  2021年,乐呵呵的刘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想当好小蜜蜂!”

  “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是口号。

  这是一座城的躬耕。

  午后,外卖高峰已过。十几平方米的“户外劳动者之家”,冰箱、微波炉、药箱、饮用水、图书一应俱全,几个“外卖小哥”,看书休憩,温馨惬意。

  这里是上海陆家嘴核心区,寸土寸金。以前,工作间隙无处歇脚,“外卖小哥”要么待车上,要么杵路边,临时停靠,常惹纠纷。而今,户外劳动者有了“家”,路人过往也舒心。这样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上海建有上千家。

  多算民生账、长远账,把“最好资源”和“优质供给”向基层劳动者倾斜。非凡十年,改善收入分配,夯实医疗卫生,织密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

  发展之道,唯在得人。

  1985年4月8日,一篇题为《正定县念活一部“人才经”》的报道在人民日报刊发。1982年的正定县,40余万人口,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79人。

  “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主持编制广招贤才实措施,正定“人才九条”引来200多人才落户古城,“千里马”“百里马”都跑了起来。

  时光流转。人才在总书记心中,分量格外重。

  2019年夏,凉爽宜人的北戴河迎来一批特殊客人。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58位优秀专家人才代表齐聚这里,参加暑期休假活动。

  被誉为“B超神探”的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贾立群,选育出谷秆两用水稻品种“东南201”的共和国同龄人郑金贵……这支团队,来自材料学、量子光学、能源工程、遗传育种、油气田开发等多个领域,是新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建设者、建功者。

  在他们眼中,爱国奋斗非常实在,“就是要不断提升我国民族工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用实力赢得认可”。

  短暂休假,长久关怀。这些年来,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国情考察、咨询服务、休假体检,已成制度性安排,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

  全面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化为团结奋进的力量,筑牢强国复兴的基石。

  劳动模范,时代荣耀。

  “桥吊作业,好比空中‘穿针引线’!”浙江宁波舟山港,40多米高空,全国劳动模范竺士杰带领班组,又快又准完成集装箱装卸。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总书记叮嘱我要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这份嘱托,让竺士杰浑身是劲。

  3年过去,“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升级4.0版本,“竺士杰创新工作室”培训3000多名桥吊司机,团队中走出一批以省劳模领衔的高技能人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开劳模会,戴大红花,新中国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2015年4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时隔36年,新中国再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一席话,成为新时代对劳动者的崇高敬礼。

  2013年,也是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

  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历史时期的65名劳模代表欢聚谈心,共庆“五一”。

  “今天我们看到群星灿烂,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在这里了……一切都历历在目,我们这些人都是经历者、见证者。看到大家,对劳模肃然起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情怀油然而生。”真挚话语,从小小会议室传遍神州大地。

  厚望深情,绵绵动力。

  平凡岗位上拼搏奉献,急难险重时冲锋攻坚,基层第一线砥砺磨练,创新创业领风气之先。

  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珍惜荣誉、保持本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始终奋进在最前列。

  一个时代的光彩,由千千万万微芒汇聚;一个国家的富强,在芸芸众生只争朝夕。新时代的劳动情怀,涵养昂扬向上的劳动者之歌,催生气势如虹的中国力量。

  劳动精神——

  “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龙虎滩,不算滩,我们力量大如天……”

  川江号子,雄壮激越,曾引百舸千帆闯滩过关。

  新时代的劳动号子,注入新的精神内涵,激励亿万劳动者破浪前行。

  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胡万琪推动操作杆,数吨重的集装箱被轻松“拎起”,稳稳放上运载卡车。

  “自动化时代,也不能坐享其成。”这位操作部主管带领同事刻苦攻关,“走路都在想创新”,6年间取得10多项成果。

  “总书记叮嘱我们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这份责任沉甸甸!”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园港的场景,胡万琪至今难忘。

  埋头苦干,阡陌农田变身开放前沿。

  今天的果园港,正成为“世界的中转站”:全国最新快速检查系统,作业零污染、零排放,航线贯通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铁水联运、通江达海。

  果园港的劳动者,奋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满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