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
各地出现发热门诊排长队情况。

面对可能存在的就诊高峰,
有专家表示,
“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让大多数人知道,
他们其实不需要去医院”。

目前,
尽管大部分感染者可居家隔离和康复,
但还是有极少数人会出现重症
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万一感染了新冠,
学会如何判断自己
是否正在从轻症转为重症,
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
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症患者一般是什么样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钟鸣介绍,

根据救治经验,
重症患者主要是以下人群:
高龄老人,
尤其是失能失智人群;

患有糖尿病、
严重高血压、
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肿瘤晚期病人,
尤其是需要规律放化疗的人群
(其中血液系统肿瘤最需要注意);

BMI大于35、
患有肥胖症的人群;

自身免疫力系统有缺陷的人群。

同时,他解释,
并非高龄老人一定会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病例,
只要有家人的细心呵护,
大多数老年人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是一个失能失智的老年人,
还叠加了一些基础疾病,
那绝对要重点关注。

  如何判断自己正从轻症转为重症?   
对于如何判断自己可能正在从轻症转向重症,
他表示,
首先判断自己
是否属于上述提及的高风险人群,
如果是,
居家时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一是依靠自己的感受。
奥密克戎进入肺部的主要表现,
就是感到胸闷气急,
明显的体力下降,
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
就需要及时就医。

倘若患有基础疾病的人,
感觉以往的症状加重,
也要及时就医。

二是利用仪器监测。
高风险人群有条件的话
建议购买一个指夹式血氧仪,
价格很便宜。
你的血氧浓度一旦低于95,
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

什么样的人需要去医院? 
12月8日,
张文宏教授团队发文表示:
99.5%的人得了新冠可能不需要去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
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
通过电话、网络或者是当面问诊就能解决。

那么,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其余的0.5%?

对此,
张文宏团队表示,
如果不属于低风险人群,
又同时伴有高热等症状,
那么应该前往医院
接受医生进一步的评估。

哪些人不属于低风险人群?

根据12月7日国家制定的风险评估标准,
低风险人群指: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人群:
第一,年龄小于80岁,
第二,无基础疾病,
或者基础疾病稳定且全程接种疫苗。

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包括
肾功能不全正在透析的患者,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缺陷人群和
器官移植后人群,
肿瘤正在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的人群等。

同时,
选择在家隔离和康复的感染者,
需要学会自己监测以下指标:
症状,体温,脉搏,氧饱和度。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大于39度)
或脉搏(心率)持续增快(超过100次/分)
超过3天;
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

在发热的同时,
还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或者是不能缓解的胸痛、
乃至意识混乱时;

有些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
虽然没有上述症状,
但出现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等情况,
且无法获得医生线上用药指导等相关资源,
或症状持续加重;

上述情形,
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关注身体的报警信号,
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