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思思】 近日,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令刚发出,巡特警支队691、692快反巡逻组便迅速行动,1小时内即在北地二马路某中学附近抓获盗窃案嫌疑人。这起快速处置案例,正是我市公安机关自7月启动“全域防控、精准快反”新巡防模式以来筑牢平安防线的生动写照。

为提升动态社会治安驾驭能力,市公安局聚焦重点场所、案件高发区域及人员密集地带,在主城区推行全新巡防模式。每日投入近610名警力、13辆巡逻车及4架无人机,通过“空中+地面”“车巡+步巡”相结合的24小时屯警机制,推动巡逻防控从“粗放应对”向“精准主防”转变,把“流动的安全感”实实在在送到群众身边。

构建“天网地格”,是新模式的核心所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明确主城区208处重点部位、71条重点巡逻路线,创新形成“车巡控面+联防穿巷+步巡守点+空巡揽全局”的“四巡合一”网格化勤务模式。通过每日对警情的精准分析研判,实现“警力走在警情前”,巡逻车组警情自处率稳定在95%以上,立体防控矩阵愈发坚实。

聚焦“精准快反”,锻造全时响应的“尖刀利剑”是关键。无论是692武装突击组配合外地警方快速抓获潜逃敲诈嫌疑人,还是巡逻民警2分钟到场、5分钟化解早市纠纷,都彰显着我市公安机关“再快一步、再快一秒”的实战追求。目前,全市已构建“135快反警务圈”,设置12个3分钟、18个5分钟武装巡逻组,结合24小时网上视频巡查与武装处突增援组,确保警力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让“尖刀利剑”作用在街头巷尾充分显现。

提档“升级守护”,让平安建设更具民生温度。巡逻警力日均处理夜间噪声、物品遗失等民生警情20余起,实现“当场受理、当场化解”,真正做到“街面见警即见服务”。7月以来,全市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7.9%,见警率提升35%,成功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20余人次;600余名联防队员在巡逻中同步开展反诈宣传,发放材料800余份。此外,巡逻民警辅警主动救助走失老人、醉酒人员等120余人次,将“本溪速度”持续转化为群众可感的“民生温度”。

从晨曦微露到夜幕降临,街头闪烁的警灯与巡逻警力,已成为城市里最让人安心的风景。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全域防控、精准快反”机制,让群众在日常中常见警察、常遇警车、常亮警灯、常感警心,以更坚实的平安底色,不断擦亮群众的“幸福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