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交通守护生命安全”专项行动成效初显

百姓出行安全感显著提升


本报讯 【记者 马小茗】 自全市“交通守护生命安全”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10”赛道平安本溪专项行动部署,联合公安交管部门,统筹调动各县区力量,聚焦道路安全本质提升、公路防汛度汛、交通执法监管和行业宣传教育四大重点任务集中攻坚。目前,全市道路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出行安全感显著增强。

在提升道路安全水平方面,房红线、桥三线等2.31公里的干线公路迎来结构性大修,路面性能与行车舒适性大幅改善;兴隆线2.37公里路段将于10月底通车,直接惠及沿途3个乡镇、8个行政村、1.1万名群众日常出行;通过对本宽线甬子峪交叉口实施“微改造”,增设减速丘、凸面镜和太阳能爆闪灯,夜间可视距离由60米提升至150米,9月份该路口*交(监控)通事故“零发生”,同比下降70%;完成32座农村公路桥梁第三方“体检”,发现的一般“病害”全部整改销号,桥梁技术状况优良率由75%提升至93%,群众出行安全感显著增强。

今年面对汛期考验,交通部门针对郭长线、金坑线等易塌方路段,提前覆土5车、设置围挡253米,累计修剪路树11公里、景点乔木80棵,边坡割草3轮,整修土路肩8公里,实现了汛期大风倒伏树木“零报告”,道路因树障中断时间同比缩短90%,干线公路通行效率同比提升25%。建立了“隐患摸排—预警叫应—应急处置—雨后复查”闭环机制,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将公路突发事件平均处置时间缩短了一半。常态化的应急演练确保了突发险情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在执法监管领域,联合执法成效显著。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交通部门通过高密度巡查,清理占道经营等问题隐患54处,累计出动车辆345台次、人员510人次,巡查里程34394公里;“路警联合”重拳治理超限超载,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111台次,卸载货物2927.9吨。违法超限车辆同比下降62%,城区夜间“百吨王”基本绝迹;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节假日期间加强检查,违规率和乘客投诉量均实现大幅下降。此外,通过组织多场安全培训和再教育,企业有责行车事故和重点车辆动态监控报警数均明显减少,从源头上压实了安全责任。

为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宣传教育活动。农村“大喇叭”每日3个时段播放安全提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通过短信、微信推送安全信息170条次,累计触达群众1.2万人次,农村电动车头盔佩戴率由45%提升至78%。在五女山等重点景区,创新实行“先培训后通行”机制,实现了驾驶员安全教育全覆盖,景区周边道路轻微事故同比下降60%;全市累计发放交通安全手册500份,悬挂横幅30条,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9场。问卷调查显示,群众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由68%提升至91%,文明出行逐渐成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