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冰凌】 近年来,南芬区聚焦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精心培育“企心向党”党建品牌,将党的政治、组织、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实力、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为企业创新转型注入强劲“红色动能”,持续探索国企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强化理论武装是发展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制度,依托“学习强国”、南芬党建等平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探索党支部在企业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前置研究程序。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召开2次党员大会传达要求,开展6次集中学习,组织全员观看教育警示片、参加全区警示教育大会各1次;开展“雷锋精神永不褪色”“传承五四薪火”等主题党日活动6次,同步梳理问题、推进问题集中整治各1项,筑牢思想与廉洁防线。
规范重大事项决策是发展保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企业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全程参与项目决策,在项目规划、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把关定向。目前,“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沈家硅石矿勘探”开发项目进入报告编制送审阶段, 程序报告已全部备案。在南芬兴隆收购工作中,企业作为收购实施主体,通过班子会议多次研究,将“三重一大”贯穿全程,在聘请服务机构时坚持“三公”原则,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党支部召开会议15次,前置研究重大事项4项,保障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是企业发展关键一环。以“党建+”为载体,开展“党建+项目建设”“党建+市场化”系列活动。项目建设中,设立1个党员责任区、1个党员示范岗,成立1支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亮身份、当先锋;转型进程中,党员带头破难题,以党建优势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市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党员深入调研收集意见,助力项目推进。同时,党建与市场化运营深度融合,引领企业打破传统模式,构建自主可控“造血”机制,并紧扣区域规划,在矿产、文旅、新能源等领域探索新增长点,打造多产业协同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