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卢山 通讯员 张天龙】 自2023年7月列全省首位以来,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中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梯队。根据今年7月最新监测数据,我市综合信用指数以87.38的最高分超越沈阳、大连,全国地级市列第58位,又一次在省内领跑。

“阶段性成果的取得是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各项举措务实推进和各部门协同发力的结果。”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信用建设全面展开,信用档案不断健全,建立起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初步构建了“1+1+2+N”总体框架,以“评价标准”“监管标准”规范实施奖惩,拓展“信用+”应用场景释放红利,各项工作见效落地取得全面进步。

今年以来,我市以政务诚信、重点领域信用主体、推进自然人信用、司法体系信用四个方面作为建设主体框架,全面构建多维信用体系。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敢用、管用、好用”的以市场主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建立起从信用信息产生、归集、共享、公开、评价、应用和修复的全流程、全周期监管制度。此外,筑牢信用数据坚实基座、推动诚信文化服务创新等措施, 打造以“信用中国”(辽宁本溪)网站为宣传主阵地“本溪信用堡垒”。

一项项翔实准确的数据记录着我市信用体系成长壮大的轨迹。目前,我市已完成132个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职业人群领域信用档案建设,归集信用信息26万余条。100多个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职业人群建立了信用评价和监管标准。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工作覆盖40个行业领域、11个应用场景。实现12类涉企信用信息全量归集,打破税务、医保、社保、公积金等重要领域信用政策壁垒,累计归集信用数据378万余条。持续开展高频失信企业提示预警和专项治理,协助高频失信企业完成信用修复60余条,全市实现高频失信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