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本桓宽高速公路卧龙互通。本报记者 林林 摄
图为本桓宽高速开通当天市民驾车体验。本报记者 林林 摄
金秋的辽东,层林尽染。9月27日上午,在本桓宽高速公路小市服务区内,建设者们整齐列队,期待着历史性的一刻。伴随着空中烟花的绚烂绽放,通车仪式正式举行,现场宣布本桓宽高速公路正式开通,雷鸣般的掌声让人真切感受到,盼了好多年的高速公路终于通车了——这一刻,1100多个日夜的奋斗终于结出硕果,辽东大地迎来新的交通动脉。
攻坚克难的筑路史诗
本桓宽高速作为辽宁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本桓项目起自本溪市明山区,主线经本溪县、桓仁县,止于辽吉界挂牌岭,支线延伸至丹东市宽甸县,途径2市3县1区16个乡镇,建设里程223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巨龙”,是东北东部城市群的重要联络线。
回想建设历程,每一步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自2022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近万名建设者奋战一线,锚定通车目标,争分夺秒。今年4月启动的“四比”劳动竞赛更将建设推向高潮。二工区项目经理陈亚平在施工现场的誓言犹在耳:“这次由咱们工区负责的三个工区路面施工必须第一个完成!”这沙哑而坚定的声音,是全体建设者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
摩天岭隧道作为全线“卡脖子”工程,地处三县交界,左线长5590米,右线长5625米,是辽宁省当时在建公路项目中最长隧道。建设者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创新应用新型光爆帽技术,使炮眼残存率达95%,日均掘进效率提升30%,克服了岩爆、涌水、破碎带等高风险地质难题。
全线416座桥涵中,威宁互通太子河特大桥尤为突出,这是当时辽宁省在建项目最大跨径的桥梁,主跨达152米,施工需跨越太子河、滨河北路、沈丹高速和本桓铁路。建设者采用模板兜底技术,实现不封路跨越威宁大桥;采用挂篮方式跨越太子河,在主墩间152米跨径的河中筑岛围堰设置塔吊,攻克了技术复杂的水中墩基础施工难题。威宁互通的建成,将极大完善本溪市周边高速路网,成为本桓宽高速上的关键枢纽。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万名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铸就全线148座桥梁、27座隧道、15处互通式立交、4处服务区、11处收费站、4处停车区、1处监控中心,让本桓宽高速得以穿越群山、跨过深谷,以磅礴之势激活千峰竞秀的辽东长廊。
交通+旅游融合的创新实践
本桓宽高速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更是“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全线4处服务区中的小市服务区,彻底颠覆了传统服务区模式,通过“服务区+旅游”实现与本溪水洞、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景区的无缝衔接。离开小市收费站即能便捷去往景区,将枯燥的交通线转变为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序章。
这一创新模式使服务区升级为展示本溪自然与文化魅力的“城市客厅”,成为直面八方来客的首站印象区。通过这一窗口,本溪独特的山水资源、地质奇观得以最直观呈现,有效提升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桓宽高速公路通车后,将大幅缩短沈阳、本溪市区到桓仁满族自治县的时空距离,激发周边城市及跨区域游客游玩热情,为本溪文旅市场注入更多短途消费活力。还将串联起沿线多个核心景区,形成“一路多景”的旅游廊道,对本溪文旅产业依托本溪水洞和五女山两个5A级景区,构建“双核驱动、全域发展”的产业格局起到强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下一步,市文旅局将依托本桓宽高速“黄金通道”优势,优化沿线文旅交通接驳,开通景区直达专线和乡村旅游直通车,织密“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有效串联本溪水洞、五女山等核心景区,激活全域文旅资源。同时,立足“红绿黑白金”五色本溪资源,聚焦“红色、历史、地质、民族、工业、中医”六大特色地域文化,开发星空、云海、露营、疗愈等特色旅游产品,全力将本溪打造成为“山水文化之城、旅游康养之城、运动健康之城”。
“十一”假期将至,我市文旅部门还将推出森涛观云海、静夜看星空等10大新玩法和10条精品线路,为游客打造多元游玩体验。“本固邦宁、溪连山海”,诚邀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们来到本溪,畅行本桓宽高速公路,品鉴最美枫叶。
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
通车当日,首批驶上本桓宽高速的司机师傅难掩激动:“以前去桓仁县要绕行山路耗时三个多小时,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达,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70多岁的市民宋文英告诉记者:“以前交通不便,我有好多年都没去过桓仁县了,今年就等着高速公路通车,我和老伴一定会走一趟。”
正如市民们所说:“盼了又盼的本桓宽高速终于通车了,这回从市里到桓仁县玩可太方便了,十月金秋必须走一趟啊!”这条道路连接起的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千家万户的期待与梦想。
本桓宽高速的通车,将对产业聚集、人才引进、旅游开发、区域合作等各方面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它缩短的不仅是行车时间,更是心里距离;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便利,更是发展机遇。作为振兴东北的强劲动力,本桓宽高速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群山为证,深谷作伴。本桓宽高速这条凝聚着万人心血、承载着万千期待的交通大动脉,正以其崭新的姿态迎接属于辽东地区的崭新未来。
本报记者 马小茗
下一篇:我市举行食品安全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