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捷思】 仅需短短几十秒,就能完成水质检测。近日,市生态环境执法队引入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实现了水质污染“即时可查”,大幅提升了生态执法效率。

相较于体积大、重量沉的传统水质检测设备,便携式水质检测仪体积小巧如精装书籍,且重量轻盈、便于携带,能在偏远山区河流、远洋船舶、城市地下管网等各类场景中随时随地开展检测。该设备采用先进传感技术与智能算法,大幅简化检测流程,减少样品前处理步骤。检测人员只需将探头浸入水样,短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即可同步检测出酸碱度、溶解氧、电导率、重金属含量等多项指标,现场即时获取数据。其检测灵活性与及时性不受限制,能为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快速提供数据支持。

“过去我们检测水质,要依赖固定实验室及配套设施,水样须带回实验室,完成多项指标检测少则数小时,多则数天,数据获取存在滞后问题。有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生态执法工作将变得更高效、更便捷。”市生态环境执法队负责人说。

为了让执法人员了解并掌握该设备的适用范围、使用环境、检测要点和操作流程,市生态环境执法队开展专题培训。授课人员围绕设备的实际应用与操作展开详细讲解,通过现场演示帮助执法人员熟悉新装备的使用方法,加深大家对新领域执法技术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