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山区东胜小学,有一位暖心的“守护者”。他并非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却以另一种方式关心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他就是曹庆华,孩子们口中的“曹伯伯”,一位用责任筑牢校园第一道防线的退休返岗保安。
每天清晨6时30分,朝阳斜斜地照在操场上,此时,56岁的曹庆华早已到岗。没一会儿,校门口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在曹庆华的微笑与问候中开启了新的一天。17时40分,当最后一名学生被安全接走,曹庆华才放心下班。“有的家长接送时间不固定,我们必须等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心里才踏实。”每天超过11个小时的守护,已成为曹庆华和同事们的日常。
在许多人眼中,学校保安不过是“看大门”的轻松差事,曹庆华却用行动诠释着这份工作的不简单。除了站岗执勤,每节课间,他都要巡视校园,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安全隐患:栏杆是否松动、外墙瓷砖是否安全、操场设施是否完好……特别是在雨季和冬季,还会重点排查屋檐坠物风险,一旦发现隐患,立即设置警戒线,严防意外发生。
“下课时段,我们更要重点监护,一旦发现危险行为,我们就会立刻制止。”曹庆华说:“在校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句话不仅是学校的要求,更是他的工作准则。在他的执勤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巡查事项和处理情况,犹如一本生动的安全实践教案。
对外来人员,他同样一丝不苟。确认身份、联系被访人、获得许可、登记入校,这套流程他执行得滴水不漏。东胜小学的校门成为守护师生的安全屏障。
放学时分,是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刻。曹庆华与同事默契配合:拉警戒线、疏导人流、开启前后门、引导家长有序接送……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我的任务就是按时开后门,再到校门一侧引导家长。”他一边拉着警戒线一边说。在那略显嘈杂的环境中,他对家长和小朋友们始终面带微笑,用耐心化解拥挤所带来的烦躁情绪。
他没有站在讲台上,却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又一堂无声的“安全课”。曹庆华用责任与爱心,默默编织着一张校园安全网,让这片书香之地更加温暖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