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丰收时节,水稻黄了,蘑菇老鲜亮了,请家人们前来观赏、品尝。”“这是俺们刚从山里采回来的蘑菇,趟子蘑、大腿蘑,还有小黑蘑、小黄蘑,可以炖笨鸡和炒辣椒吃。”在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湾湾川村李六农家乐院里,老板柏景芳在对着手机直播,向广大网友展示家乡的美景和美食,引得一众网友点赞、问价。

暑期亲子游热潮刚刚退去,柏景芳短暂休整后,又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游做准备,打扫庭院、预定食材、网络推介,忙得脚不沾地、不亦乐乎。“乡下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然比不上城里人时尚,但是好在吃得新鲜,住得宽敞。”柏景芳自豪地说,作为村里最早一批发展农家乐的人,在攒下家底后,她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扩大经营,又盖起了10多间民宿,在乡村旅游大潮中奋力前行。

近20年,在湾湾川村像柏景芳一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还有很多。当初,该村依托独特的秀丽山水资源和背靠望天洞的独特地理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满族特色的民俗村落,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起集住宿、餐饮、采摘于一体的满族特色餐饮一条街,发展满族特色“农家乐”,不仅充分满足现代都市人享受乡村慢节奏生活的心理需求,还顺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作为全县最早一批吃上旅游饭的,当地人已经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经营心得:不光要让顾客吃到特色,还得玩得开心,住得舒适。

如今,湾湾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村民们的经营心得被周边地区广为借鉴。赏花、采摘、吃山野菜、睡热炕头……成了外地游客到村儿后的必选项,好日子农家乐、李六农家乐等凭借扒鸭子、烤全羊等特色美食深受外地网友、游客青睐。优质大米、笨鸡蛋、咸鸭蛋等农家土特产,香瓜、葡萄、时令山野菜也成了不出村门的抢手货。

在湾湾川村外的稻田边,一群外地游客正观赏美景,拍照留念。“我们就是想带着孩子出来亲近大自然,让他们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来自沈阳的张女士如是说。

这些年,湾湾川村不断整合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屯环境,除建设临街标准化民居、安装路灯、村屯绿化外,还专门邀请专业团队绘制景观墙,编写村史类书籍,村容村貌逐渐改善,乡村文化日益浓厚。2022年,湾湾川村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据了解,目前,该村共有42家农家乐,日旅游接待能力达1200多人次,全村260个农户参与旅游产业,村民依靠旅游及辐射产业年增收6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