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冰凌】 近年来,南芬区始终将党建作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以深度融合为路径、以多元参与为抓手、以民生实效为目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精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组织联动上,南芬区依托社区“大党委制”打造党建“同心圆”,创新推行“五和五福”“一三五”等特色工作法,构建“街道—社区—网格—楼宇单元”贯通式治理体系。针对居民诉求,建立“居民呼叫、网格吹哨、社区响应、各级落实、居民评测”闭环机制,已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同时,深化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联合南芬区烟草专卖局、农商行、中国移动等单位组建“红色联盟”,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老党员过生日”等活动100余次,帮扶行动不便党员50余人, 让党建力量渗透到基层治理各个角落。
在服务提质上,南芬区推动党建与物业深度融合,实行“党员包联楼栋、居民代表嵌入业主委员会”模式,通过定期协商沟通破解小区治理难题,龙湾山水城小区因此获评全省首批“红色物业小区”。围绕“一社区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打造学习驿站、生活驿站等便民平台,建成民俗艺校、法治学校等5所特色学校,开设10余门兴趣课程,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惠及学员1000余人,让社区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港湾”。
在民生保障上,南芬区以“精细化”服务筑牢民生福祉。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实现“综窗受理”“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受理业务3000余件;提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化解效率,确保群众呼声有回应。此外,打造“法治+调解阵地”,吸纳退休干部、教师等组建“社区调解室”,以网格为单位成立“邻里互助组”,通过“情理法结合”化解高空飞线、楼道堆物等纠纷150余件;开设“解忧超市”收集居民微心愿200余条,办结180余条,部分诉求甚至“未上架即解决”,切实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