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ce99a4-0edf-4870-ac31-ca41ee9dd061_副本.jpg

图为养殖户常明亮正在向顾客展示丰收的小龙虾。

夏末秋初,虾肥稻香,正值小龙虾上市期,“虾稻共养”基地里呈现一片繁忙景象。近日,记者走进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刘家沟村境内的李金戈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农民们正穿梭于田间,熟练地将鲜玉米和小杂鱼等高蛋白饵料撒入稻田,引得一只只色泽鲜亮,个大体红的小龙虾争先恐后地抢夺食物,不禁让人心生欢喜。

“我们在稻田里养殖的一种清水小龙虾,烹饪的时候完全不用放麻料、辣料,清水煮食更能体现小龙虾本身鲜美的味道。”李金戈种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柯刚指着正在进食的小龙虾自豪地说,“这种小龙虾肉质紧实鲜美,属于一种新型品类,在各个市场以及网络平台上特别受欢迎。”在他身后,12亩标准化“虾稻共养”基地如同绿色的地毯般铺展,每亩150余斤的龙虾产量与800斤的优质稻米正在重塑传统农耕,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小龙虾在高温环境中易出现厌食、情绪暴躁等情况,影响生长,然而,桓仁县地处北纬41度,夏季气候凉爽,小龙虾胃口一直很好,生长周期也比南方更长。近年来,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浑江流域水质清澈,日照充沛的独特优势,依托桓仁县境内的4个家庭农场孕育品质上乘的清水龙虾。各个农场实时监测养殖水质和小龙虾的健康状况,显著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保障了小龙虾的健康生长。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还专门邀请大连海洋大学杨国军教授在小龙虾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方面给予科技支持。“南虾北养”特色养殖成功的背后,是汇聚生态农业与科研力量的深度融合。

“‘稻虾共养’可以一地双收,且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既提高了稻米的品质,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常文汉“稻虾共养”基地负责人常文汉自信满满地说。第一年就试养成功,这对于常文汉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鼓励。

据介绍,未来三年,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将依托桓仁县境内的4个家庭农场,持续改良“虾稻共养”技术,积极开拓各大市场,顺势辐射带动周边更多家庭农场以及合作社发展“虾稻共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