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冰凌】 一段时期以来,南芬区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头雁”队伍建设,通过全链条发力,打造品德高尚、实干担当、业绩突出的村干部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拓宽来源渠道,汇聚“领头雁”。坚持政治标准首位、突出“双好双强”,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能人引荐”模式选贤任能。重点吸纳本村致富能手、返乡人员、退役军人、本土大学生等担任村“两委”干部。目前,全区133名村“两委”干部中,这四类人员占比94%。储备村党组织书记50人、其他村“两委”干部71名,为队伍注入活力。去年,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其中6个村达20万元以上。
强化监督管理,筑牢“防火墙”。对村干部尤其是“一肩挑”人员实施全方位监督。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一人一档”,23个村党组织书记由街道党工委动态管理、区委组织部备案。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规定职责》纳入三级培训,开展26次学习,引导干部廉洁自律。结合村“两委”换届,多部门调研检查换届、集体经济、干部履职等情况,运用“阳光三务”平台,确保权力透明运行。
完善激励机制,点燃“新引擎”。出台《南芬区村民委员会班子实绩考核管理办法》,设9项考核内容,由街道党工委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实施《南芬区“归雁行动”选聘人员绩效考核办法》,2024年兑现绩效工资10.25万元,以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