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税务部门高效护航企业发展

3个工作日帮凯达建筑恢复纳税信用等级


本报讯 【记者 郭心晖】 在“银税互动”政策日益深化的当下,纳税信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通行证”。日前,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经历,便是这一政策影响力的生动体现——从因信用降级遭遇融资困境,到在税务部门助力下完成信用修复、顺利获得贷款,企业深刻体会到了“守信者畅行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的道理。

“贷款审批没通过,原因是纳税信用等级未达B级以上。”当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会计李颖把这个消息告诉董事长王君时,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重起来。对于这家在建筑市场夹缝中求生存的企业而言,这笔贷款是推进新项目的关键,一旦落空,材料费、员工工资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接踵而至。带着满心的疑惑,李颖来到当地办税大厅求助:“我们之前贷款都很顺利,怎么这次就因为信用等级卡住了?能不能帮我们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2017年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注册于溪湖区,但其在明山区有一处闲置房产,因企业疏忽,该房产相关税费未按时申报缴纳,导致纳税信用等级降至C级。

了解到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情况后,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至国家税务总局本溪市税务局。市税务部门迅速启动提级办理工作机制,一场针对企业信用问题的“会诊”随即展开。为尽快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国家税务总局本溪市税务局协调溪湖区和明山区两个辖区的税务部门,依托电子税务局的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梳理企业历史申报数据。税务人员逐笔分析信用加分点与失分点,明确了问题症结后,手把手指导企业完成了逾期房产的申报缴税,并协助其提交了信用修复申请。高效的跨区域协同作战,让信用修复跑出了“加速度”。仅用3个工作日,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就成功从C级回升至B级,为企业重新打开了融资大门。

“真是太感谢税务部门了,这笔贷款就像及时雨,让我们的项目能顺利推进。”拿到贷款的王君难掩激动地说。信用修复后,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迅速“理清旧账”, 将资金投入到生产建设中,企业运转重回正轨,预计年产值将增长7%以上。如今,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不仅融资难题得到解决,在项目投标、招工等方面也更具优势,切实体会到了“守信受益”的甜头。

辽宁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故事只是我市税务部门助力企业诚信纳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本溪市税务局持续深化“银税互动”政策,将纳税信用等级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参考,实行信用档案动态管理。在“信用预警-修复-提升”全周期服务模式运行下,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帮助2132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共计提分8286.14分。

“我们将持续推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场景再拓展,优化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跨区域业务办理流程,引导企业用好信用等级这一隐性资源,在诚信纳税中实现更好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本溪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