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兜底”更有温度 让“幸福”更可感知

市民政局三项举措织密基本民生福祉保障网

本报讯 【记者 赵秋女】 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围绕市委、市政府“1+10”工作赛道部署,市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体、老年群体、特殊儿童群体需求,通过织密兜底保障网、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全儿童关爱机制三项措施,持续提升民政系统兜底保障和普惠服务能力,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为全市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民政力量。

织密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网。我市民政部门在政策体系上精准发力,整合简化低保分类施保标准,将原8档精简为4档,首次纳入未成年人群体,惠及2.3万人,年增救助金超1140万元。大幅提升取暖救助标准,城乡低保、分散救助供养特困人员家庭采暖补贴分别达800元、500元,增幅超60%,年新增取暖救助资金341万元,缓解1.6万户困难家庭过冬压力。同时,持续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比值降至1.2﹕1,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在制度创新同步推进中,建立34个部门联动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打破资源壁垒;依托省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形成常态化预警机制;出台《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清单》,明确27项救助项目责任主体,确保政策精准落地。上半年精准发放低保金7790万元、特困供养金3450万元,实施临时救助1532人次、121万元。修订《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细则》,扩大生活支出范围并细化核算标准,新增残疾康复支出项目,教育支出覆盖幼儿园至大学本科阶段。对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 强化一事一议临时救助机制,确保应救尽救。

托起老年群体幸福晚年。市政府印发《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配套《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25项服务内容及责任单位。其中,将高龄津贴扩展至80周岁以上老人,预计惠及5万余人,年投入超1800万元。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速覆盖,建成22家老年助餐示范点,完成640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29家养老机构延伸开展社区服务。明山区失能失智养护楼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已达67.22%。借力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平台,我市成功举办“枫叶正红”旅居康养推介会并签约项目,推动本溪市银发经济产业园挂牌,为养老服务注入新动能。

守护特殊儿童群体成长。市民政局联合19部门出台了《本溪市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方案》,形成本溪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基础清单,明确38项覆盖“幼有所育”到“发展保障”全链条的关爱服务内容。有序开展“用爱呵护未成年 同行相伴向暖阳”系列活动10余次,依托“三留守”公益项目暨壹基金儿童服务站为农村留守及困境儿童提供服务超9400人次。从今年7月起,集中供养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下同)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5%,达2585元/人/月,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7%,达2476元/人/月,惠及全市220余名儿童,上半年发放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314万元。通过县(区)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联动,定期巡视探访各类特殊儿童群体2300余人,及时全面掌握儿童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其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