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光,照亮了青少年前行的道路,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在他们心中种下希望与梦想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退休警察郭立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郭立新的童年历经坎坷,10岁时父母双亡,他带着三岁的妹妹,在艰难岁月中顽强求生。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垮他,反而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1969年,郭立新进入工厂,凭借勤奋努力,多次荣获先进生产者和技术标兵称号。1977年,他投身公安事业,在刑侦一线与各类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成功破获多起大案要案,屡立战功。2012年,郭立新告别了奋斗多年的警营。
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颗炽热的心却从未改变。在溪湖区彩北街道办事处彩北社区转接党组织关系时,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热情接待了他,并详细介绍了社区青少年的状况。这一番介绍,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郭立新记忆的大门。那些曾经被他亲手侦破的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一桩桩、一件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深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于是,郭立新当即向社区党组织表示,愿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这样,他的人生角色再次发生了转变,从一名经验丰富的警察,成为了社区“五老”队伍中的一员,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征程。
然而,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谈何容易。为了给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郭立新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一头扎进资料的海洋,查阅海量的书籍、文献,精心筛选出最适合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秉持着以情施教的理念,将知识与情感完美融合。他讲解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时,仿佛带着孩子们穿越时空,探寻中国灿烂文化的源头,让他们领略古人的智慧与辉煌;讲述传统教育时,他耐心引导,让孩子们知礼义、懂廉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述新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故事时,他声情并茂,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重大节日的由来时,他用生动的事例,让孩子们珍惜当下、继往开来;他还发挥自己宣讲法律知识的特长,精心编写宣讲材料,为社区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正是他的努力,使得溪湖区彩北和东风两个街道办事处未成年人取得了零犯罪的优异成绩。
寒暑假是开展关工委工作的黄金时期。但各个社区、学校之间的距离较远,为了节省时间,郭立新花几十元钱买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从此,无论寒冬酷暑,都能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身影。夏日,烈日炎炎,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湿透了他的后背;冬日,寒风刺骨,他的双手和脸被冻得通红,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始终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忙碌着。在一次社区活动中,郭立新了解到溪湖区东风街道新立社区有一名八岁的孤儿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事已高,仅靠微薄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郭立新得知后心疼不已,他四处奔波,积极向社会呼吁,为这祖孙俩寻求帮助。他的真诚和坚持打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大家纷纷伸出援手,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题。
十三年的“五老”工作,郭立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为小学生们宣讲几百场,先后担任了溪湖区7所小学的校外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法制副校长。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被授予第三、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优秀辅导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本报记者 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