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完成升级改造的本溪湖公园。本报记者 林林 摄

本报讯 【记者 佟彤】 “走在公园里,路平了、墙新了,那座桥看着还是那么亲切,却比以前踏实多了!”近日,本溪湖公园完成升级改造,以安全、整洁、温情的新面貌回归市民生活,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幸福地标”。

这座承载着几代本溪人记忆的本溪湖公园占地10.8公顷,从1958年人工湖与天然湖相拥,到跻身国家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每一步都印刻着城市的成长轨迹。此次改造聚焦细节焕新,投入40余万元资金让老园“内外兼修”:407米砼挡墙替代破损的毛石挡墙,解决了渗水隐患;同长度的花岗岩护栏换下锈蚀铁艺围栏, 既美观又耐用;4500余平方米破损道路铺上崭新沥青,16套便民座椅、6套石桌椅和10个垃圾桶的增设,让休憩时光更显贴心。

最让市民动容的是那座“老桥新颜”——伫立七十余载的危桥被复刻原风貌的新拱桥取代,熟悉的轮廓里藏着不变的记忆,通行却更安全顺畅。曾经架空的电线电缆全部埋入地下,新增的500余米电缆筑牢用电防线,夜晚亮起的低照度暖光,将公园勾勒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如今,山间瀑布飞流直下,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景。市民们或纳凉闲话,或沿径漫步、舒展筋骨,动静之间皆是惬意。正如常来散步的市民李华所说:“公园变新了,但老味道没丢,这里还是我们心里那个能摸到城市记忆的地方。”本溪湖公园的焕新,不仅是一次设施升级,更是一场与城市记忆的温柔对话,让焕新的老园在时光里继续书写与市民的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