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气象精准预报预警特大暴雨

筑牢防汛安全第一道防线


f9b4731e-eda5-477a-8d7a-bdff12088544_副本.jpg

图为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在对天气情况进行研判。图片由市气象局提供

本报讯 【记者 郭心晖】 7月20日至21日,桓仁满族自治县遭遇极端强降雨袭击,全县平均降水量达157.8毫米,雅河乡小时雨强高达78.5毫米,二棚甸子镇鸡冠砬子村累计降雨量更是飙升至295.4毫米。面对这场严峻的考验,我市气象部门与各级防汛力量紧密联动,凭借精准的预报、高效的预警和科学的调度,最大程度地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防汛战役中,市气象部门的“131631”服务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跑出了防汛减灾的“加速度”。早在7月14日,市气象台发布的每周气象服务信息就指出7月20至21日将有较强降水。市气象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市领导汇报,组织开展专题会商,部署防御工作,为防汛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精准预报是应对暴雨的关键。市县气象台团队日夜坚守,自7月18日起滚动发布精细化预报,细化到每2小时乡镇雨量及强对流落区。过程期间共发布各类决策材料15期,暴雨、雷电预警信号12期(含暴雨红色预警5期),为防汛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应急响应迅速有效。7月21日凌晨,桓仁县部分区域站因灾掉线,导致局部监测数据传输受阻。县气象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业务骨干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排查故障,同时紧急上报情况,积极协调省、市技术力量提供远程支持。为填补数据空白,及时运用“辽智知云”短临预报预警一体化业务系统,结合地方水文站点共享数据,制作多源融合气象数据,确保暴雨关键时期气象数据时效性。

联防联动是此次防汛工作的重要保障。市防指根据气象部门预警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市气象局与多部门高频会商,信息实时共享。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立体传播,发送预警短信3万余条,新媒体阅读量超8万次,确保了信息全覆盖。

从提前研判部署到实时监测预警,从部门协同联动到信息全面触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气象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在风雨中坚守岗位,业务团队36小时不眠,全力保障核心业务运转。他们用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织密防汛安全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使命,为本溪的平安筑牢了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