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现代化的千金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貌。 图片由千金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供
密闭负压的垃圾收集池内,机械臂精准抓取发酵后的垃圾投入焚烧炉;中控室大屏实时跳动着环保数据……在本溪千金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曾经令人皱眉的废弃物,正经历从“污染负担”到“绿色能源”的神奇蜕变。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建在填埋场旧址的“绿色工厂”,解码垃圾发电背后的科技密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填埋方式已难以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需求,而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先进的处理技术,不仅可以缓解“垃圾围城”问题,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避免垃圾填埋可能导致的污染问题,还可以变废为宝,实现环境效益与资源效益双赢的目的。市政府于2021年11月,在辽宁省政府采购网上发布焚烧发电项目资格预审,全国12家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优秀企业报名,最终,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并成立本溪深能豪脉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在千金岭填埋场的土地上,构筑起一座资源循环利用的标杆工程——本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走进这座总用地面积44167㎡、总投资4.65亿元现代化厂区,整洁干净的地面、亮亮堂堂的办公区域、全自动化的中控室让人耳目一新。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还要数楼内的垃圾收集池,一处四面都是高墙的封闭空间,时刻处在负压状态,让垃圾产生的味道不会外溢。“垃圾运抵收集池需发酵后才可投入焚烧炉, 产生的有害气体经脱硝、脱酸、活性炭吸附、除尘等工艺净化,排放优于国家标准;渗滤液经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实现零排放并循环利用;炉渣制成炉灰砖,飞灰固化后综合利用,实现垃圾全链条资源化处理。”本溪深能豪脉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兴武向记者介绍说。
从一纸规划到高效运转,项目建设克服重重挑战。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住建部门牵头抓总,环保、规划、林业等多部门联动破除障碍,加大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的督促力度。2022年完成合规手续与场平工程;2023年主体工程开工,关键节点稳步推进;2024年7月收储投烧垃圾,12月实现发电并网。如今,两台400吨/日焚烧炉与16兆瓦发电机组稳定运行,日均可焚烧垃圾600吨左右,日发电量26万度,年发电量近1亿度,可满足2万余户家庭用电;如满负荷运行年处理垃圾超29.2万吨,减碳7.45万吨,节约标煤2.78万吨。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成,不仅破解了城市垃圾处理难题,创造超百个就业岗位,更成为推动我市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曾经气味刺鼻、蝇虫乱飞的填埋场,如今蝶变为生态效益显著的绿色地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本报记者 马小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