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镇沙尖子村桑葚采摘园里桑葚挂满枝头,为炎炎夏日添一抹“香甜”。山风徐徐,桑果微颤,绿叶丛中一颗颗桑葚果子闪耀着诱人的色泽,随风散发淡淡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

闻“鲜”而来的游客纷纷挎起果篮,在郁郁葱葱的桑树下,一边品尝这份纯天然的美味,一边体验山野采摘的快乐。“每次在树下摘桑葚吃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嘴里甜丝丝的,心里美滋滋的!”徜徉于沙尖子村桑葚采摘园的游客李女士开心地说。

据《本草纲目》记载:“桑葚捣汁饮,解中酒毒、利水气、消肿、补血,用于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随着现代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追捧长于山林间的桑葚,这让沙尖子村的村民发现了商机,他们依托自家原有的桑葚树,运用现代果树管理技术,全力打造生态采摘产业。

游客在采摘桑葚后,可以到沙尖子村的水旱码头观光路上散步,把夏日的烦闷燥热一扫而尽。行走在村子的主街上,可以看到一排排古朴风格民居整齐排列着,一段段古城墙屹立千年不倒,和现代农居浑然一体,依稀可以感受到往昔的古镇辉煌。

走进当地村民开办的农家乐,鲜美滑嫩的江鱼,热气腾腾的铁锅鸡、嗞嗞冒油的咸鸭蛋……各类特色山珍色泽诱人、十里香飘。亲切的乡音、熟悉的美食让游客们捕捉到幼时家乡的味道,引发一缕缕浓浓的乡愁。

小王庄农家院老板刘长波主动担任沙尖子村乡村旅游顾问,专门负责向前来旅游住宿的游客讲解城墙砬子、“龟鳄斗”奇景、水旱码头和红色故事。这些年,退休后的刘长波一边经营自己的农家院,一边致力于收集整理当年“大刀会”的英雄事迹,将这段故事讲给游客们听,希望大家不要忘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红色历史、生态食品和田园风情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沙尖子村,小小桑葚果子成为当地村民的“金疙瘩”,给万物生长的乡村注入一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