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溪湖天桥老街早市正门。 本报记者 林林 摄

晨光初绽,本溪湖薄雾尚未散去,溪湖天桥老街早已被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唤醒。“新出锅的馅饼,外酥里嫩!”“溪湖老字号牛羊肉,老新鲜了。”推车声、议价声与锅铲碰撞声交织成市井“交响曲”。这条承载着本溪近百年市井记忆的老街,在历经升级改造后重新焕发光彩。

溪湖天桥老街早市作为溪湖区最具烟火气的集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由于炼铁业的发展,工人增多,对各种商品需求量增大,许多老字号也集中到溪湖区河西地区进行经营,逐渐形成了本溪湖河西商业一条街。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老字号解体,天桥老街早市应运而生。

天桥老街早市位于溪湖区河西地区的中心地带,沿河规划,周边配套生鲜超市、特色民族风味餐饮、银行、行政服务大厅,邻近旅游景区本溪湖公园、怪石洞景区,同时布局分区合理,16路(复线)可直达老街。来这里采购的既有拎着菜篮子的银发老人,也有慕名而来的周边居民。200多个摊位构成的不仅是交易场所,更是连接城市情感的纽带。“我打小就在这买东西,现在带孙子来,还能碰见熟悉的面孔。”市民张印华的话语道破了早市之于当地人的特殊意义——它是生活的日常, 更是抹不去的城市记忆。

长期的高人气背后是设施陈旧、布局杂乱等问题。对此,溪湖区委、区政府针对早市启动升级改造工作,精心守护市井烟火的温度。早市入口处,“天桥老街”仿古门牌成为新地标,让百姓在踏进早市门口时就能感受到老街气息。沿街“古风古韵”储物椅,堪称点睛之笔,不仅解决了商户存储物品的问题,而且为市民提供了歇脚的地方,极大地满足了经营者和购物者的双向需求。而在清晨时段的务实改造中,11点前清场制度,加上路面硬化,新增停车位,让早市在热闹之后迅速恢复整洁,印证着早市改造工作中对细节的打磨。

从百年前的商业一条街到如今的民生市集,变的是设施与功能,不变的是“服务于民”的核心。储物椅上的闲聊、摊位前的驻足议价,这些充满生活质感的场景,构成了老街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