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于佳钰】 日前,记者在市农业农村局采访时了解到,我市马铃薯研究所与山西省沁源县鑫森源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市农服中心签订科企合作协议。在政策引领与科技驱动下,辽晋两地以“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模式,用“小土豆”撬动“大产业”,共同打造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辽晋样板”。
据介绍,山西省沁源县鑫森源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马铃薯种薯繁育推广。此次合作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开展联合育种,鑫森源公司每年为马铃薯研究所投入科研经费用于新品种繁育。双方还将采用“科研院所指导+企业公司实践”的“1+1”合作模式,开设“马铃薯产业创新班”,由我市马铃薯研究所安排科研人员到鑫森源公司进行技术培训,计划每年培训 50人,辐射带动当地农户1500户。鑫森源公司将新建一处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引入我市马铃薯研究所“马铃薯微型薯无土工厂化生产技术”,通过智能环境控制将其微型薯单株结薯率提升20%,生产成本降低30%,年产能预计达800万粒,可满足当地20万亩马铃薯种植需求,将山西省马铃薯种薯自给率从60%提升至90%,从源头上彻底解决种薯种性退化问题。
下一步,我市马铃薯研究所还将对鑫森源公司的种植模式进行升级,通过马铃薯不同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种植示范基地集成互联网监测、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种植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将改变山西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马铃薯种植的传统模式,使当地种薯平均亩产突破2500公斤,较传统生产模式增产20%,商品薯率提升至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