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佟彤】 连日来,平山区积极行动,通过完善预案、强化培训、储备物资、排查隐患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完善预案体系方面,平山区对山洪灾害、超标准洪水等5个防御预案进行重新编制评审,同时制定乡、村级防汛预案228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预案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行业监管”原则,及时调整22名副区级领导包联责任单位,全面落实“区领导包办事处、办事处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三级包保责任制,形成科学有力的防汛指挥体系,织密责任“防护网”。
为提升防汛意识和应急能力,平山区加强培训宣传,组织各防汛责任单位约200人参加6次防汛知识专题培训,利用微信群、宣传条幅等载体发布防汛常识20余条,制作科普展板、宣传栏65块。同时,各街道办事处积极组织社区、村开展防汛演练54次,累计839人参与,切实拧紧思想“安全阀”,增强群众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
物资储备是防汛抢险的关键。目前,平山区组建了337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分为3支梯队12支队伍,实行实名制管理。配备各类救援车9辆、8人冲锋舟2艘、救援无人机1架等专业救援设备,以及救生衣70件、编织袋24000个等防汛物资。各街道办事处及成员单位还对抢险队伍和装备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后续将根据防汛形势适时补充物资,筑牢应急“生命线”。
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中,平山区早部署、早行动。3月初便启动排查,重点聚焦河道险工险段、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易涝点等关键部位。经排查,发现地质灾害风险隐患2处、未达标堤防约15公里、低洼易涝点1处等。针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在人员转移避险方面,对79名需转移人员实名登记造册,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对“授权拟转人员”开展“摸底式”排查,建立台账,确保危险来临时群众应转尽转、安全转移,扎实推进防汛备汛工作,为平安度汛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