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卢山】 今年以来,随着“国补”政策的出台,我市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热度备受关注。同时,在“两新”政策的强力拉动下,新车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

在溪湖区远通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的回用件仓库内,记者看到,各类汽车零部件按品类整齐堆放。这些看似废弃的零部件,实则等待着二次利用的机会。公司经理于长海介绍:“一辆车进入报废流程后,我们首先进行无害化预处理,泄掉汽油、机油等易燃废液,再进行细分拆解,同时依据相关标准评定零部件是否可资源化利用。”在拆解车间,记者看到,从轮胎、座椅到发动机、变速箱,拆解流程共分7个环节,工作人员分工明确,采用流水作业模式。于长海表示:“公司不囤车,随到随拆,高峰期日拆解量可达30台,目的是压缩时间成本,让客户尽快拿到补贴。”目前,该公司采用无污染拆解技术及环保处理系统,对车辆进行精细化拆解,全程录像追溯。可再生利用零部件及车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废机油、铅酸电池等危险废弃物则委托专业机构无害化处理。

谈及市场变化,于长海透露,在“两新”政策的强力拉动下,本溪新车销量实现大幅增长。新车消费的热潮,也为报废汽车回收市场带来了“回头潮”。从企业层面来看,去年公司共收购报废汽车超4600 台,较2023年增长107%。如此充足的原料供给,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汽车拆解数量的增加,将进一步带动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产量提升,形成了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市商务局数据则展现出全市层面的显著变化。2024年全市共回收拆解报废汽车12314台,较2023年同比增长315.5%;发放报废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3348.5万元,拉动新车消费近2亿元。

对于今年汽车再循环产业走势,市商务局业内人士分析,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汽车报废周期的“僵尸概念”被重新激活。消费者对汽车品质、性能要求提高,加之去年本溪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快速完善,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提速,多重因素叠加将延续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热度,持续扩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