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记者前往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去感受连山关村那富饶文明的新气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远芳侵古道”“绿水人家绕”……在连山关村,那些山水田园诗词都会具象在人的眼前。依山傍水、森林茂密,让依托优越自然生态条件而发展相关产业的连山关村真切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
近年来,连山关村大力发展林下刺五加种植产业,目前已有200余亩,而百亩软枣产业园也蓬勃发展,还成立了林产品种植合作社,种植架子香菇菌棒10万棒。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现在村里有肉牛、育肥猪和绒山羊养殖户60余户,共计年出栏3.5万余头牲畜,年销售额7000余万元。
“好产业是咱的底气,好风貌就是咱的追求。”连山关村党总支书记何满龙告诉记者。近年来,村党总支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切实成为乡亲们的主心骨。
产业有了,经济好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落后。近年来,连山关村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修缮村内的道路,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和亮化。通过加强供水供电设施建设,保障了村民生活用水用电安全。通过修建文体广场设施,大力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同时,持续加大人居环境的治理力度,陆续对村部和文化广场进行彩绘美化,建设了300平方米的花坛,修建1.5千米的花卉景观带,建设了3个垃圾站,设置198个垃圾箱,并积极广泛引导村民自觉践行文明行为,共同维护美丽的家园环境。通了堵心事儿,没了“农村味儿”,硬化亮化的村路走起来,文化广场上的大秧歌舞起来,乡亲们的心气也高起来!
在此基础上,连山关村积极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新时代文明浸润小村乡土。他们还将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整合,探索“农家书屋+志愿服务”模式,每月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活动、点单服务10余次,打造出一个深受党员群众欢迎的提素质、助振兴的“加油站”,“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响应”的做法在村里蔚然成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武佳音
下一篇:回龙湖畔奏响美丽文明“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