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的时代丰碑

——我市荣获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引发热烈反响之四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第十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消息传来,全市各界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征程,既是一座城市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答卷,更是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的时代丰碑。新起点新征程,本溪将持续完善双拥工作机制,拓展军民融合发展路径,让尊崇军人、服务国防的热潮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奔涌,让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护航强国强军征程的永恒力量。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广大党员干部为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并连续第十次获此殊荣而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从1991年我市被首批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一直赓续和传承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血脉与基因,把“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从点滴做起,辛勤耕耘、久久为功,使双拥工作成为我市的品牌特色和亮丽名片。作为国防动员单位,大家将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对新形势新机制新要求,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为新起点,不断提升国防动员保障能力建设,为国防安全提供国防动员强力支持,为坚决打赢全面振兴三年行动决胜之战做出应有贡献。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当听到本溪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捷报时,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的激动和自豪之情无以言表。”退役军人、富氧闲居农家院项目创始人李鹏翔兴奋地说。他表示,虽然自己已经从部队退役,但是爱国为民的情怀永志不忘。“十连冠”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今后,自己将一如既往地践行“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誓言,继续投身家乡休闲文旅项目建设,带动更多家乡人一起发展乡村文旅事业,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感受到辽东山区绿水青山和地道美食的独特魅力,共同描绘双拥时代新画卷,为服务本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一国家级荣誉的取得,在市民政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市民政局表示,近年来,通过把民政工作和拥军优属活动有机结合,创新了多种举措,也总结了很多有益经验。如把双拥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全局构建了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科室协调落实的双拥工作格局;经常性深化双拥宣传工作,大力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增强全局干部职工国防观念;指导县区民政部门积极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军人家属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指导公办殡葬机构按规定持续落实好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殡葬费用减免政策等。今后,市民政局将充分发扬双拥光荣传统,积极落实双拥共建责任,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将双拥工作抓出特点、抓出品牌、抓出实效,为军地军民和谐作出新的贡献。

市人社局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将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大服务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工作力度,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举措,为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继续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四级联动”就业机制,实时掌握退役军人群体就业需求,积极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宣传就业创业、事业单位招聘、职业技能培训等有关政策,全方位引导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快速实现退役军人与社会接轨。坚持把促进退役军人就业摆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重要位置,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形式,保障退役军人在享受普惠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基础上再给予特殊优待。

得知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市交通运输局上下欢欣鼓舞、备感振奋。一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双拥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未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双拥工作,强化国防交通保障支持,持续优化军人军属出行服务,并通过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宣传阵地宣传双拥工作,增强市民的国防意识和拥军观念,为双拥工作贡献更多交通力量。

悉闻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喜讯,全市文旅系统备受鼓舞。市文旅局表示,将坚决贯彻国家及省、市各项双拥工作决策部署,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组织引领层面,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全方位保障军人安置工作落地落实;在文化赋能领域,精心策划开展“文化进军营”“流动图书进军营”等特色活动,让先进文化浸润军营。同时,将注重深度挖掘本土旅游资源,全面升级红色场馆展陈、创新设计精品红色线路、扎实落实景区拥军优惠举措,并充分借助全媒体矩阵,讲好双拥故事。此外,将进一步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持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不断丰富服务载体,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文旅力量。

本报记者 卢山 赵秋女 马小茗 肖乙瑾 夏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