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网创建双拥城 共筑强国梦 | 本溪日报 2025-4-28 09:20| 我要分享
得知我市再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成功实现“十连冠”的喜讯,我市广大军属倍感荣耀、反响热烈。
“本溪市十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是一份了不起的荣耀,更是军地携手、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的生动见证。”作为一名现役一等功军人的父亲,孙玉文见证了这座城市对军人军属的关怀与尊重,心中满是感动与自豪。他说,多年来,本溪在拥军政策落实上不遗余力,无论是军人子女入学的妥善安排,还是军属就业的贴心帮扶,又或是对军人家属的优待关爱,都让军人军属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也让远在部队的孩子彻底无后顾之忧,安心服役,献身国防。尤其是为立功官兵送喜报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本溪青年感受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踊跃投身军旅,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祖国的安宁。相信本溪的双拥工作会越做越好,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也将代代传承。
曾荣获辽宁省“最美兵妈妈”称号的现役军人家属刘颖,从新闻中得知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好消息,满心都是骄傲与感动。她说,这些年,自己真切感受到本溪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军人军属的关心。孩子在部队服役,自己能享受到医疗、生活等多方面的优待,节日慰问更是温暖人心。“十连冠”荣誉代表着一座城市对军人军属关爱的厚度,更能激励孩子在部队安心服役、固国守边。希望本溪双拥的优良传统能代代延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作为一名军嫂,王瑛玉得知本溪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后深感荣耀。她说,从自己被就近安置工作,到双胞胎女儿享受教育优待,再到女儿中考加分等一系列暖心举措, 都从一个家庭的角度记录了这座双拥模范城是如何兑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身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从“军人驿站”的贴心服务,到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再到志愿者为独居老兵提供“一对一”帮扶,都能从他们眼中看到信任与期待。王瑛玉动情地说,如今越来越多青年人主动加入双拥志愿服务队,一句“军人为我们守国,我们为他们守家”,喊出的是这座城市的温度。自己将继续以军嫂的细腻体察需求,以社区工作者的实干解决问题,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上用心用情用力,让更多“军人之忧”转化为“军属之悦”,让军民团结之花更多更美地绽放在本溪这片热土上。
军属王莹得知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喜悦与感动交织于心。这些年,她深切感受到“双拥”带来的温暖,孩子入学时,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孩子中考时,享受加分优待政策;医院、车站为军人开设优先窗口和绿色通道;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本人、部队、接收单位“三满意”……社会各界对军人军属的尊崇已融入血脉,落实在日常。“十连冠”荣誉,不仅是对我市多年来双拥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每个军人军属继续支持国防事业、保家卫国的激励,坚信我市的双拥工作会越来越好,拥军优属政策会越来越暖。
作为一名军嫂和教育工作者,王丹深深感受到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军民同心、共建家园的生动写照。丈夫守卫国防,她耕耘讲台,这座城市始终用实实在在的政策温暖着军人家庭——子女入学优先安排、家属就业贴心帮扶、节日慰问情意浓浓。在校园里,国防教育融入课程,孩子们从小崇军爱军;在社会中,尊军优属蔚然成风,她由衷地以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感到自豪。“十连冠”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王丹表示,将继续以军嫂的坚韧和教师的担当,为双拥工作添砖加瓦,让爱国拥军的种子代代相传。
“我是市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也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子女。当老师在课堂上宣布本溪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时,我特别激动,我知道这是特别厉害的星星勋章。”董书同用稚嫩的语气诉说着自己对这份荣誉的理解。记得刚入学时,她总担心爸爸不能参加家长会。但班主任李老师告诉她,“军人子女的成长,我们会格外用心。”这份“用心”藏在许多温暖的细节里,也是这些细节让她明白,爸爸的军装不是距离的象征,而是城市与军人之间“爱的契约”。正如爸爸在信里写的那样,“我们守护国家,而你们守护着我们的后方。”董书同的妈妈对她说,双拥模范城的“十连冠”,是军人的“大家”与百姓的“小家”一起编织的勋章。
本报记者 张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