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的故乡,是生养我们的那一方山水。现代化视域下的故乡,也可是那个接纳我们、治愈我们,重塑我们灵魂的地方;人们对故乡的眷恋,是追忆、是回归,亦是建设与回馈……

乡村题材小说《宝水》以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四季轮回为章轴,用第一人称亲历者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新时代乡土中国的风貌,展现了“新农人”的自信美好,也将一个“都市不眠人”重拾“乡村甜蜜梦”的自愈自洽过程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追求大开大合的跌宕起伏,却让人读后如立初春大地、如沐宁神沉香,倍感心安敦厚。

主人公地青萍深深怀念过世多年的奶奶,这份眷恋里夹杂着些许埋怨和无奈,而背后牵扯的是一个走出乡村的家族长子顶门立户、光耀门楣的自我牺牲经历;“镇村女神”九奶,深得村民敬重,源自老人家一辈子救死扶伤、不求回报的隐忍与修行;村支书大英,泼辣顶硬儿,通晓世故人情,她对集体发展的寄望,激活了这片土地振兴的动能;孟胡子、赵大仙儿、肖睿、周宁等,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他们不知疲惫的折腾,恰巧与时代发展的大势呼应;最温情的是主人公,她在与朋友一起打理农家乐的日常里,那份日渐敦厚又水到渠成的中年爱情,虽少了年轻人的激情澎湃,却多了经历岁月磨砺后才有的懂得与尊重,深沉与共情。

作为乡村题材的成功佳作,《宝水》的故事是乡村振兴的缩影。书中那些风俗民情,那些瓜棚豆架下的鲜活场景,是今天乡村巨变的生动呈现。书写农民生产生活、思想观念、人文环境的变化,是扎根实践、呼应时代的作家们的一种回望;挖掘绿色经济的联动效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享受山水的淳朴宁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灵魂最珍贵的馈赠。

作者生于乡土,后又远离乡土,兜兜转转,终在那片养育她的山水间重拾内心宁静。作者用亲身经历描写山乡的变化,展示内心秩序的重塑,立足大视野,挖掘小细节,亲切得就像故事里人和事关乎着你和我。这正是这部作品成功突围、深受喜爱的根本原因。

本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自然风光绮丽,人文景观独特。近年来经济与社会蓬勃发展,这里何尝不是作者笔下的另一方“宝水”!从2005年大学毕业来到这里,我在我的第二故乡本溪生活了20年。无数次想离开,却放不下种种牵绊。出生时故乡选择了我们,今天我们也可以选择哪里是故乡。吾心安处是故乡!故乡于每个人而言,都可能是那个渐渐远离又徐徐回归的地方。世界赠予我拥有,也赠予我回敬。对万千游子而言,“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无论身在何方,当我们学会把内心对故乡、对自然、对和谐与宁静的追寻,化作奉献社会、回报时代的一种力量,立足一方热土,在感恩中前行,就都会渐渐在内求中走向和谐与丰盈。愿故乡与我们,都安心!

□姜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