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战暨深入开展“六个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深入推进“六个年”活动,特别是开展好“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提出要求。打好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强服务、补短板、优质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拼经济,归根结底是拼服务。拼经济,企业是主力军。各级党委政府要做的就是拼服务,就是以“政府更有为”促进“市场更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政企合力推动振兴发展。去年是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双本”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新签约央地合作项目47个,签约额达602亿元;本桓高速公路、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 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申报省科技厅“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中,我市4个项目获得1200万元资金支持;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3.9亿元,减征企业失业保险费6956.8万元,发放稳岗、技能提升补贴4400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2.5万个;召开455场线上线下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缺口2.9万个;举办10场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57.28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级领导及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主动担当“服务秘书”“服务管家”,进园区、进企业现场办公、协调沟通、精准服务的结果;是高效解决企业审批备案、要素保障、用工融资等一个个需求问题,助企纾困解难的结果,为完成今年“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攻坚任务、交出攻坚之年“高分答卷”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就要攻在点子上、攻在要害处。目前,全市工业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少、落地慢,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小、活跃度不高,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产值下降、利润亏损以及退规风险状态……针对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打好“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攻坚战,就是要主攻“服务”,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上下功夫。主动服务要有温度。秉持“企业无事我不扰,企业有难我必到”理念,深入企业、奔赴现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的“痛点”“堵点”,着力破解要素供给、人才招引等难题,多说“怎么行”、少说“不能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盯,一个清单一个清单地对账销号。靠前服务要有深度。各级干部要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建立企业需求和诉求问题清单,心贴心了解企业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为企业解困、给企业清障、让企业便利。精准服务要有力度。围绕企业所需所盼精准施策,创新服务举措,打好 “组合拳”、奏响“协奏曲”,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和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助企降本减负提质增效。
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拿出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更多落地开工的实物工作量,以更多复工复产的企业,以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不断推动本溪实体经济壮筋骨、上台阶。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