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度聚焦本溪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真抓实干、笃行不怠,强化监督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扛牢政治责任,在准确把握新时代检察工作历史方位中筑牢对党忠诚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向市委和省检察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和案件22件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脉定向、掌舵领航。二是全力以赴护稳定。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惩治黄赌毒、盗抢骗等犯罪,切实把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使命落到实处。三是坚定不移促振兴。创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本溪全面振兴新突破“1+3+5”工作体系,匠心打造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溪望”未成年人关护中心、“枫帆”民企法治服务中心、本溪青年检察官先锋队和检察文化建设“五大品牌”,通过虚假诉讼监督、违法监督专项活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检察工作,以检察方式助推“五个本溪”建设。
二、锚定高质量发展,在准确把握现代化发展本质要求中书写检察篇章
一是以更大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惩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着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两级院同步与市场监管局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二是以更实举措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与市生态环境局等10家单位建立工作机制,推动涉案企业合规在侦查、审判、行政监管等阶段全流程适用。全面释放全省“三首创”“枫帆”民企法治服务中心强大助企红利,无偿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服务。已对171名民营企业家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进入中心。三是以更高水平推进社会治理。对1645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90%。坚持以诉源治理促内生稳定,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97份,采纳率100%。四是以更强担当助力反腐败斗争。高质效查办最高检交办的“9·8”系列本溪专案,为全国该系列专案办理提供有益借鉴,最高检组织全国9省检察机关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市检察院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三、坚守公平正义,在积极构建新时代法律监督新格局中彰显检察力度
一是刑事检察持续做优。纠正漏捕、漏诉58人。监督审判活动违法59件、提出抗诉13件,审判机关已全部采纳。持续开展对看守所和社区矫正机构的巡回检察,纠正脱漏管案件,有效维护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二是民事检察持续做强。创新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携手市卫生健康委等5家单位在全省率先建立“检察支持+社会救助”道路交通事故救助机制。三是行政检察持续做实。深入开展“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持续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真正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四是公益诉讼检察持续做精。聚焦国有财产守护,办理的“9·06”涉黑专案,通过解决土地定性、诉前检察建议等多种方式,追缴耕地占用税1570余万元,有力维护国家利益。
四、站稳人民立场,在牢牢把握新时代司法为民宗旨要义中诠释检察温度
一是尽心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保护弱势群体权益,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帮助71名农民工、困难职工追索劳动报酬137万元。办理的吴某某国家司法救助案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开展第三季助力高考活动,服务考生、家长5000余人次。二是用心用情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5人,对情节轻微、真诚悔罪的涉罪未成年人不起诉10人。依托“溪望”未成年人关护中心,开展各类普法活动87次。三是尽职尽责做好涉法涉诉矛盾化解。将接待窗口前移到百姓门口,对当事人身体不便、邻里纠纷等案件开展上门听证。两级院同步启用涵盖人大代表“史贵生调解”、智库调解、行业调解、商会调解和检察调解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全省首创“五彩枫”调解工作室。四是尽善尽美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守护群众“舌尖上安全”,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146件。保障群众“头顶上安全”,对南芬区多处老旧居民楼顶存在瓦片松动外凸严重的问题,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后,及时得到修缮,彻底排除安全隐患。守护百姓“颜值安全”,亮剑相关辖区内无证无照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会同卫生健康部门依法全面履职,对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依法进行查处。
五、聚焦队伍建设,在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中淬炼检察铁军
一是深学实战促素能提升。开展专业化培训73期,3500余人次。积极培育数字赋能新模式,通过大数据模型来推进检察监督,自主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4个,其中4个在全省竞赛中获奖。二是从严治检促过硬作风。持续强化从严治检,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实“三个规定”,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检务督察活动,以自身净确保自身硬。三是多措并举促实干担当。不拘一格选用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善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26人。市检察院论文在人民检察和检察日报发表5篇,在省检察院理论年会获一等奖,并现场作交流发言。
六、主动接受监督,在积极推动司法公信跨越式提升中答好人民满意检察答卷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向市人大专题报告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等工作。邀请全国、省、市代表委员走进检察机关,参加检察开放日、网上直播听证等活动。二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邀请人民监督员、特约法治督察员参加公开听证93人次、监督办案87件次,实现业务工作全覆盖。加强“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建设,发布原创信息280条,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
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34个集体和100名干警受到市以上表彰;“溪望”未成年人关护中心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检察院获评市直机关“模范职工之家”;“枫帆”民企法治化集成服务品牌获评本溪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最佳服务成果”,“枫帆”民企法治服务队获评本溪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被评为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刑事抗诉、涉案企业合规改革3项工作在全省检察系统现场会作经验交流。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市委“34456”发展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检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倾力打造更多的“能动履职”检察产品,为奋力谱写本溪发展新篇章贡献更优检察力量!
以奋进之势聚焦振兴发展,更加主动为大局服务。锚定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做好司法办案“后半篇文章”,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深化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用足用好“枫帆民企法治服务中心”,真正帮助更多民营企业在本溪扎牢法治根基。持续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全面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更加主动把履行检察职能与助推本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
以“公仆”之责办好为民实事,更加用心为人民司法。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主动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领域,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让“最揪心群体”获“最暖心呵护”。持续依托“溪望”未成年人关护中心,落实落细未成年人保护,助力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综合运用检察听证、全省首创“五彩枫”调解工作室等载体,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便利化。
以“匠人”之心深耕主责主业,更加有力为法治担当。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不断深化司法改革、优化检察管理。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案情通报等渠道,积极推进数字检察,以数字革命助推监督质效提升。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
以“过硬”标准抓实队伍建设,更加奋力锻造检察铁军。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事项。持续抓实主题教育,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检察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持续提升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切实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和落实到各项检察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检察人员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进一步深化本溪青年检察官先锋队品牌建设,充分发挥青年干警在助力创城、法治教育等方面的生力军作用,驰而不息锻造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检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