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山城道路交通的“规划师”
  ——记市交警支队科技科副科长孟祥旭


  作为一名交警,虽然不用上路执勤,却经常游走于本溪的大街小巷,将每条道路路况熟记于心;虽然不用奋战在交通管理的基层一线,却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众多一线交警共同朝着“路畅民安”的目标努力。他就是市交警支队科技科副科长孟祥旭。

  在本溪的交警队伍里,提起孟祥旭可能一些人并不陌生,因为从2008年到2017年,孟祥旭先后在明山区、平山区、溪湖区、南芬区等四个大队基层一线工作过,因为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总是能快速疏通拥堵路段的能力,给一些驾驶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曾亲切地送给他一个绰号叫“疏导王”。正是这几年基层一线的工作经验,让孟祥旭被调至市交警支队科技科负责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规划工作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用孟祥旭自己的话说,现在只要你随便说一条主城区的路,他便能直接在大脑中生成一副CAD三维立体图。

  交通组织规划,是一项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设置黄、白标线,蓝、白、红、黑交通标志,表面上看似简单,但这些标志背后体现的是对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熟练掌握运用能力。为了做好山城道路交通的“规划师”,寒来暑往,孟祥旭起早贪黑地奔忙在山城的大街小巷,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走访勘查主城区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路口渠化现状,并经常自费到省内外与我市地形地貌相似的城市学习取经,力图形成一份科学翔实的组织调整方案,用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破解道路交通拥堵难题。

  众所周知,“长江”一带道路呈现路幅狭窄、商铺密集、人员车辆流动性大、停车资源稀少等几个矛盾点。每到早晚高峰、节假日,尤其是春节等假期,该地区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孟祥旭在明山区任职时就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区域的道路拥堵问题,调至市交警支队科技科后,他更是第一时间对该区域展开了实地勘查调研,而这一勘查便是近四年时间。几年来,孟祥旭在工作之余坚持对“长江”区域进行勘查,他不知走过了多少路、用掉了多少记事本,终于借助今年我市开展文明出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这一契机,将一份切实可行的《明山区长江(商圈)地区交通组织调整方案》递交了上去,并得以实施应用。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以世纪花园为“核心”的两个局部区域“微循环”,道路呈现“四进四出”的平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该区域此前交通拥堵的情况。

  不仅如此,在此次专项整治期间,市交警支队对我市出租车进行了集中整治,对出租车专用泊位进行调整。在哪里施划泊位、施划多少泊位,都需要孟祥旭和科技科的同事们进行实地勘验。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最准确的勘验数据,他经常利用车流量较少的后半夜和中午时间,“一路一策”实施精细化管理,每天累计徒步勘验现场达13公里。正是他的细心勘验得出了准确的数据,使得施工队伍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全市10条交通管理示范路范围内的220余处出租车专用泊位的施划工作,有效规范了出租车多年来随意停车的交通乱象。

  本报记者 张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