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的看病老三样,到核磁共振、螺旋CT、彩色多普勒等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医疗设备;从背着药箱到处穿街走巷的“赤脚医生”到MDT多学科专家诊疗、互联网远程问诊;从条件艰苦的乡村诊所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三甲”“二甲”医院……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多年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其中凝聚着本溪卫生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智慧和汗水,彰显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初心。

  公共卫生“本溪样本”

  新中国成立后,本溪的卫生健康事业有了自己的管理机构。历经时代的更迭,虽然名称上有所变化,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职责和“健康中国建设者”的使命不曾改变。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溪卫生人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积极探索现代科学管理新路径,努力实践由数量、规模的外延性发展模式向注重内涵建设集约型发展思路转变。各级医院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围绕改善医院环境、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质量、发展医疗技术等内容做文章,使医院管理能力、卫生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随之大幅提升。

  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0个,其中医院41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4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个,其他机构3个;卫生人员13727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207名;床位数11040张。到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至79.93岁,孕产妇死亡率9.4/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4.37‰,均低于全省平均值。

  在“预防为主”方针指引下,我市持续开展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监测,科学有效应对埃博拉出血热、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完善慢性病防控策略,有效控制住了健康危险因素。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本溪卫生人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政治站位,不畏艰险,不惧生死,全面落实“七防”战略,坚决打好“六战”,守住“六道防线”,

  为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十三五”末,全市甲类、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发病率控制在260/10万以下,年平均发病率为185.67/10万,传染病平均报告率为98.77%;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实现消除。

  建立市、县(区)、乡、村四级网络,广泛开展婚前孕前体检、妇科病普查、高危孕妇管理,重视筛查新生儿疾病,仅2016-2019年三年的时间,就对29244名孕产妇实行了健康管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本溪经验”

  对于老百姓来说,“健康中国”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也不是一连串生硬的数字,而是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注重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成果惠泽全市百姓。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初见成效。2015年,全市16家城市公立医院和6家县级公立医院完成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

  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稳步提高。累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90个,签约服务人数达39.37万人,签约率达23.05%,其中重点人群签约28.52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56.25%。

  医疗保障提质扩面。全市参保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大病保险筹资金额提高到每人每年35元。2019年机构改革前,全市所有县区均已实现新农合异地就医联网和即时结报。截至2018年12月,我市新农合参合人数为414515人,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99%。

  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在以3家三级医院为龙头,22家二级医院为支撑,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个乡镇卫生院为医疗服务网底的松散型“医联体”的基础上,成立市中心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实现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整合、同质管理、分工协同与统筹发展。

  中医药发展“本溪智慧”

  作为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技术及临床用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医疗机构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中医医疗机构增至60个,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到970张,从业人员总数增加到1330人,医师人数增加到340人,年诊疗人次增至563885人次,年出院人次增至15495人次。

  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制定《本溪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

  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市新建56个中医馆,其中荣获“辽宁省国医堂”4家。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可以提供6类及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14%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4类及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人次16.7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15.6%,群众享受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我市还成立了由市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本溪市中医医联体。市中医院脑病科、桓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康复科被评为辽宁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桓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的骨伤科、肛肠科均被评为中医特色专科。市中心医院获得“辽宁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健康服务业得到全面发展。桓仁满族自治县获得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称号。桓仁满族自治县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东北参茸农产品城、桓仁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旅游综合体、参中堂药业有限公司、本溪满族自治县龙宝集团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被省卫健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命名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并获得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这对我市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丰富健康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引领全市中医药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此外,桓仁满族自治县被省卫健委等部门列为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扶贫试点县,成为全省4个中药材产业扶贫试点县之一。桓仁满族自治县参中堂药业有限公司、本溪满族自治县龙宝参茸有限公司被评为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三人民医院医养结合中心被评为省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单位。

  健康扶贫“本溪模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持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救治895人,救治覆盖率100%;慢病签约7431人,签约覆盖率100%;重症兜底保障126人,保障覆盖率100%。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据统计,在全市2138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9197人因病致贫,患大病和慢性疾病的贫困人口在看病就医方面的负担较重。于是,诸如开展健康扶贫问题集中整改和督查、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补充保险、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一系列切实举措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

  由“输血”变“造血”。选派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帮助村党支部完善党组织建设,研究产业脱贫光伏发电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为贫困户增加收入。

  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只有人人幸福,才有全民幸福。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本溪卫生健康人将积极践行新时期卫生健康方针,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章爽